溜的姿态被网友们津津乐道。
【哈哈哈,看他们的表情,像是吃了苍蝇一样!】
【输了不服气?还想有下次?】
【就喜欢看他们这种看不惯我们又干不掉我们的样子!】
【苏寒:我就喜欢你们恨我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狗头)】
国防科大会议室内,赵建国冷哼一声:“输了就是这副德行?一点气量都没有!看来揍得还是轻了!”
陈教授则更为理性:“败而不馁,知耻后勇,是强者心态。看来,我们的对手还需要多加磨练。不过,这也提醒我们,苏寒他们已经被彻底盯上了,后续要更加小心。”
秦风上校走到华夏代表团身边,低声嘱咐:“做得很好,但戒骄戒躁。他们现在的情绪很不稳定,可能会在非正式场合或者后续环节找麻烦,保持警惕。”
“明白!”七人齐声应道,脸上并无得意,只有一如既往的沉稳。
苏寒更是微微点头,他对这种结果早有预料。
真正的尊重,从来都是打出来的,而非忍让出来的。
官方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很快宣布推演环节结束,进入下一项议程——其他国家的指挥推演对抗。
然而,经历了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七对联军”大战,后续那些按部就班的推演显得索然无味。
几乎所有观摩者的心思,都还停留在苏寒那神乎其技的指挥艺术和联军惨败的震撼之中。
会场内的目光,依旧时不时地飘向那支安静而坐的华夏队伍。
指挥推演环节在一种略显沉闷和心不在焉的氛围中结束了。
华夏代表团无疑成为了整个环节最耀眼的明星,而苏寒“一人战五国”的事迹,也以惊人的速度在西点校园内,乃至更广阔的范围传播开来。
论坛进入第三天,议程是军事科技应用研讨会。
内容涉及无人机蜂群战术、网络攻防、人工智能在战场决策辅助中的应用等前沿领域。
研讨会的气氛相对推演要和缓许多,更多是技术层面的展示与交流。
各国代表轮流上台介绍本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
华夏代表团由王婧和周锐作为主要发言人。
王婧重点介绍了国防科大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协同控制与抗干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其清晰的逻辑、扎实的数据和前瞻性的观点,引起了在场不少技术军官和专家的兴趣。
周锐则就战场数据链的安全加密与高效传输分享了团队的探索,同样表现不俗。
他们的发言,再次展现了华夏军校学员不仅在战术指挥上出类拔萃,在军事科技领域同样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独到的见解。
然而,暗流始终存在。
在茶歇和自由讨论时间,苏寒能明显感觉到,那些来自联军国家学员的目光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
他们不再公然挑衅,但那种隐藏在礼貌表象下的审视、忌惮,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却挥之不去。
拉尔森似乎调整了心态,主动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学员交谈,偶尔还会与倭国的松本、泡菜国的中尉等人聚集在角落,低声商议着什么。
他们的目光偶尔会扫过华夏代表团,特别是苏寒,带着一种评估和算计的意味。
“他们在憋坏水。”赵猛低声对苏寒和李明浩说道。
“大概率是针对明天的技能展示环节。”
李明浩分析道,“推演上吃了大亏,他们肯定想在单兵和小队技能上找回场子。”
王婧补充:“而且技能展示的规则和科目,是由多方协商确定的。他们很可能会联合起来,提议一些对他们有利,或者能限制苏寒发挥的科目。”
苏寒闻言,神色不变,只是淡淡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小动作都是徒劳。”
他的自信感染了队友。的确,无论是枪法、格斗、障碍、战术机动,还是信息技术战,苏寒都有着碾压级的实力。
他们这个七人团队经过多次磨合,默契程度也远非那些临时拼凑的联军可比。
果然,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技能展示环节规则协调会上,波澜再起。
会议由约翰逊少校主持,各主要参赛国的带队教官和一名学员代表参加。
华夏方面是秦风上校和苏寒出席。
在讨论具体展示科目时,拉尔森作为西点学员代表率先发言:
“为了更全面展示各国军校学员的综合军事素养,我提议增加‘夜间无光源武器分解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