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体能下的精确射击’以及‘小组战场救护与伤员转移’等科目。这些更能体现士兵在恶劣环境下的基础技能和意志力。”
他提出的科目,明显偏向于考验基础耐力、稳定性和团队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个人顶尖技术带来的优势。
泡菜国的教官立刻附和:“我们赞同。真正的精英,应该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挥稳定的全能型人才,而非仅仅依赖某些特长。”
倭国的松本也冷静地补充:“小组战场救护能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团队凝聚力,是现代军人不可或缺的素质,建议纳入。”
欧洲几个国家的代表也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显然,他们已经私下达成了共识,试图利用规则来“平衡”苏寒这个过于突出的强点。
秦风上校面色平静,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苏寒,示意他发表意见。
苏寒迎着那些或明或暗投来的目光,缓缓开口:“我方原则上不反对增加更能体现综合素养的科目。”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既然要全面展示,我建议同时增加‘高强度敌火下战术小组突击与目标清除’、‘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攻防对抗’以及‘无限制格斗对抗’科目。”
“前者考验小队在高压力下的战术配合与攻坚能力,中者贴近现代战场实际,后者则能最直观地体现单兵近战极限实力与战斗意志。”
苏寒提出的科目,一个比一个硬核,一个比一个更接近实战。
尤其是“无限制格斗对抗”,几乎是将擂台变成了战场预演,其危险性和对抗强度远超一般表演性质的项目。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
拉尔森等人脸色微变。他们本想限制苏寒,没想到苏寒反将一军,提出了更苛刻、更考验硬实力的科目。
这些科目,同样不是他们所擅长的,尤其是“无限制格斗”,想起苏寒在餐厅展现出的非人力量,他们就感到脊背发凉。
约翰逊少校看着双方针锋相对,心中明了。
他沉吟片刻,采取了折中方案:“各位的建议都很有价值。考虑到时间有限和安全性,组委会决定采纳部分科目。”
“‘极限体能下的精确射击’、‘小组战场救护’、‘高强度敌火下战术小组突击’以及‘轻武器精度射’、‘战术障碍’等传统科目将作为本次技能展示的主要内容。”
“‘无限制格斗’因安全风险过高,暂不纳入正式展示,但可作为自由交流环节的备选项目。”
这个方案,算是双方各有取舍。
既增加了联军提议的消耗性、稳定性科目,也保留了华夏强调的实战性、对抗性科目。
“至于具体的出场顺序和对抗分组,”约翰逊少校最后说道,“将在明天展示开始前,由系统随机抽签决定。”
协调会结束,各方散去。
拉尔森等人脸色并不好看,苏寒的反提议让他们意识到,想在规则上完全限制对方并不容易。
松本低声道:“随机抽签也好,避免了我们主动针对的嫌疑。不过,在小组对抗中,如果我们能‘恰好’抽到与华夏队交手……”
拉尔森眼中寒光一闪:“没错。只要在场上遇到,就用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击败他们!尤其是在战术小组突击环节,那是我们挽回颜面的最好机会!”
他们已经将技能展示环节,视为了必须拿下的“复仇之战”。
苏寒和秦风走出会议室,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长。
“看来,明天不会平静了。”秦风上校淡淡道。
苏寒望向西点军校那标志性的哥特式建筑群,眼神锐利如刀:“他们想战,那便战。正好,让有些人彻底认清现实。”
------------
翌日清晨,哈德逊河畔弥漫着淡淡的薄雾,西点军校指定的综合训练场上,气氛已然凝重。
今天,将是国际军校论坛的第四天,也是最具观赏性和对抗性的单兵,及小队军事技能展示与交流日。
训练场经过了精心布置。
远处是精度射击靶场,不同距离的靶位清晰可见;
近处是包含了高墙、铁丝网、独木桥、绳网等项目的战术障碍场;
一侧还模拟出了城镇街道环境,用于小组战术突击演练;
另外划出了特定区域用于极限体能射击和战场救护展示。
各国代表团身着作训服,精神抖擞,在指定区域列队。
华夏代表团的七人,作训服笔挺,神情冷峻,如同七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