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都能带得出来。尤其是电气工艺、安装调配、图纸校核这几项,我们有成套带教流程。”
他抬头扫了一眼技校方向,补充道:
“现在厂里电控装配一线正好在做样式盒设计的结构打样,还缺图纸绘制和手工排线的辅助工。只要技校这边能提前筛选一批基础扎实、守纪律的学生,我们愿意第一时间接收。”
“老师这边不用太担心,我们会把学生纳入现有班组安排,按照项目节点分阶段轮岗。能留下来的,将来也是我们的用人储备。”
嘶……
陈露阳小眉头皱起来了。
这啥意思?
说好的产教联合,怎么现在听着是口风,一个个全是干得好就能留下工厂当人才储备呢?
这让他怎么搞?
他加入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找技校合作生产零件,可不是来给这些技校学生解决工作的!!
虽说他也想扩充人手,但修理厂现在就这么大点的小地方,根本就没地方塞人!
他理解这些大厂支持市经委项目,支持产教联合的力度和决心,
可是他支持不起啊!!!
就在他皱眉思索的时候,锅炉厂的陈正贵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我们厂年底主攻两个方向。”
“一是配合片儿城市教委系统,升级改造一批中小学使用的民用小型节能锅炉,涉及全市140多所学校,必须赶在寒假前交付到位,确保冬季供暖不出问题。”
“二是响应农业口的统筹部署,为几个试点县的畜牧站、小型粮库配套便携式热风干燥炉。这类设备结构不复杂,但对能耗、稳定性要求高,是明年在北方农业区推广的重点方向之一。”
“现在这两块任务都在加紧排产,技术方案也都在收口。”
“同时我们也参与了一部分部队后勤的配套任务,虽然算不上军工主机单位,但给西郊那边的一个军工厂,常年做应急供热模块和野战用小型蒸汽炉组件。”
陈正贵说到这,停了一下,端起水杯润了润嗓子,随即语气一转:
“关于‘产教融合试点’这事,我们锅炉厂态度也很明确,支持、配合!”
“焊接、电气、装配、调试这几块都能用上人。”
眼看几个厂长都说完了,剩下的就是陈露阳了。
屋里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他。
说实话,陈露阳在这里坐着,实在是显得太过格格不入。
一群中年人里混进这么一个年轻的青年,而且还跟鲁永强和何大华称“大爷”道“叔叔”,任谁都忍不住会有好奇心。
陈露阳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开口道: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好,我叫陈露阳,是省机械厂驻片儿城区小汽车维护修理中心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经济系大一的学生。”
听到“北大”,在座的几个人不由得正色看了陈露阳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