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你做顾问。”
叶风拿起手机,点开邮件,里面满是“为真相而战”“拒绝数据造假”的热血词句。他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慢慢敲下回复:
“乐意效劳。”
发送的瞬间,他突然觉得有点可笑。
自己一边抱怨着政治的肮脏,一边又得借着环保组织的声浪反击对手。
一边吐槽着“冠冕堂皇”,一边又得用这些词包装自己的诉求。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
窗外的天彻底亮了,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影子,像极了他此刻的心境——一半在光明里想做事,一半在阴影里不得不博弈。
叶风揉了揉脸,给自己冲了杯黑咖啡,转身走向书桌。
桌上,是伊利诺伊州零部件采购法案的最新修订稿,旁边放着的,是新能源电机的技术升级方案。
他得继续走下去。哪怕每一步都踩着矛盾,每句话都带着妥协,哪怕心里清楚,这盘棋永远没有纯粹的赢家。
谁让他既放不下那个“改变世界”的初心,又扔不掉“战士集团”这个沉甸甸的担子呢?
咖啡很苦,就像他此刻的日子。但他知道,再苦也得喝下去——因为后面还有无数场博弈在等着,而他,既是棋手,也是棋盘上最关键的那颗子。
叶风把咖啡杯重重磕在桌上,杯沿的热气模糊了镜片。
桌角堆着一摞刚送来的传真,最上面是俄亥俄州交通部门的回函,墨迹未干的字写着“充电桩预算暂缓审议”,底下却用铅笔标了行小字:
“某议员提议,可先批20个试点,前提是优先覆盖其选区的高尔夫球场。”
他盯着那行字笑出声,笑声在空荡的书房里撞得发飘。
高尔夫球场?那些开着燃油豪车的议员老爷们,大概觉得新能源车主都该骑着电动车去打高尔夫。
可他不能戳破——20个试点总比没有强,哪怕这背后是拿公共资源做了私人交易。
他拿起笔,在回函上圈出“高尔夫球场”,旁边批注:
“让公关部联系该选区商会,‘自愿’承担球场充电桩的电费。”
这就是做实事的代价。你想铺充电桩方便老百姓,就得先伺候好那些握着审批权的人。
你想推新能源技术,就得容忍资本在背后翻云覆雨。
上周有个财经记者追着他问:“战士集团到底是技术公司,还是政治游说公司?”
叶风当时笑得坦荡:“我们是在为技术铺路。”
可关起门来,他清楚这路铺得有多脏——底下埋着多少利益交换,掺着多少言不由衷。
手机震动,是女儿发来的视频。屏幕里,小姑娘举着学校发的“环保小卫士”奖状,奶声奶气地说:
“爸爸,老师说你在做保护地球的大事!”
叶风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软得发酸。他对着屏幕点头,说: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