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3075章 双能一号(5 / 5)

大国军垦 大强67 4819 字 25天前

 伊万每周都来上课,拿着拆解的发动机讲得唾沫横飞,学员们听不懂专业术语,他就用治沙的例子打比方:

    “这氢燃料电池就像梭梭树,看着不起眼,扎根深了才能抗住风沙。”

    秋天的时候,学员们毕业了。阿不都的儿子买提江考了第一名,留在维修站当技师,第一个月就挣了八千块。

    他给家里打电话时,阿不都正在用“双能车”拉棉花,听着儿子的声音,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双能车”的订单越来越多。XZ的牧场订了两百辆,用来拉饲草。

    青海的盐湖景区订了五十辆观光车,加氢一次能跑一天。

    连东南亚的农场主都打来了越洋电话,想引进这种能适应热带气候的车型。

    李林东拿着订单笑得合不拢嘴:“现在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还是供不上货。伊万总,咱们是不是该扩厂了?”

    伊万却指着检测报告皱眉头:“扩厂可以,但质量不能降。”

    “昨天发现有个批次的氢燃料阀精度差了0.1毫米,全部返工。”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咱们做的是能在沙漠里跑十年的车,不是跑三年就坏的样子货。”

    叶雨泽很支持他:“钱不够我再投,工期拖点没关系,一定要保证每辆车都经得住折腾。”

    他转头对杨革勇说,“要不把非洲那几个油田的股份再减持点?治沙和造车都等着用钱呢。”

    杨革勇没二话:“我明天就办。再说了,等西北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起来,咱们还能在那搞氢燃料加注网络,到时候钱不就回来了?”

    叶茂在一旁补充:“合作社打算搞‘车联网’,每辆车的位置、油耗、加氢量都能实时监控。哪个牧民的车快没油了,维修站能提前送过去;哪个车出了故障,工程师能远程指导修理。”

    这个冬天,“双能三号”下线了。新车加了智能导航,能在没有信号的沙漠里标出最近的加氢站和水源。

    储氢罐用了新型复合材料,被牧民的骆驼撞了一下,连个划痕都没有。

    试驾那天,叶茂特意请了当初提意见的巴图老人。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