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百岁寿辰(1 / 3)

    天还未亮透,新都的街巷已飘起桂香。青石板路被洒了清水,两侧商铺挂起的朱红绸带垂着金粉写的 “寿” 字,风一吹便簌簌作响,像无数人在低声道贺。城郊的 “静云庄” 里,晨雾还没散,黄玉卿已坐在窗边的梨花木椅上,看着窗外侍弄药田的仆妇 —— 那片药田是她亲手规划的,如今种着半亩金线莲,叶片上的露珠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

    “老夫人,该梳妆了。” 贴身侍女青禾捧着描金漆盒进来,盒里是支赤金点翠的寿星簪,翡翠珠子垂在簪尾,是念安的媳妇去年亲手打的。黄玉卿抬手让她绾发,指尖触到鬓边的白发,忽然想起刚到朔北那年,她也是这样坐在小堡垒的土炕上,萧劲衍笨拙地给她插一支铜簪,说 “卿卿,等以后咱们有了大房子,给你打满屋子的金饰”。如今房子有了,金饰也有了,可那个给她插簪的人,却已在地下长眠了三十年。

    “娘!” 院外传来萧明轩的声音,带着西域特有的爽朗。黄玉卿转头望去,只见萧明轩穿着一身墨色锦袍,身后跟着他的妻子阿依古丽,手里捧着个檀木盒子。阿依古丽是西域焉耆国的公主,当年随萧明轩来朔北时还带着点怯生生的模样,如今已能熟练地用中原话笑道:“娘,这是西域最好的和田玉,雕了您最爱的兰草纹,您看看喜欢不?”

    黄玉卿接过盒子,指尖触到玉牌的温润,忽然想起第一次见阿依古丽时,萧劲衍拉着她的手说 “这姑娘眼神亮,跟你年轻时一样,是个能扛事的”。她抬头看着萧明轩鬓边的白发,轻声道:“明轩,西域近来安稳吗?”

    “安稳着呢!” 萧明轩挨着她坐下,给她倒了杯热茶,“就是漠北那边近来有些异动,有几拨不明身份的人在边境游荡,我已让哨探多盯着了。” 黄玉卿点点头,没再多问 —— 她早已把军政交给子女,如今只愿做个听故事的老人。

    正说着,念安和念北也到了。念安穿着军装,肩上的虎头纹徽章闪着银光,他身后跟着妻子苏婉,手里牵着两个孩子;念北则依旧是一身素色缎袍,随身带着个描金漆盒,走到黄玉卿面前时,从盒里取出一小碗琥珀色的羹汤:“娘,这是今早新炖的雪莲羹,用的是极北之地的雪莲子,您尝尝。”

    黄玉卿舀了一勺,雪莲的清苦里带着甜味,是她年轻时最爱的味道。她看向念北,见女儿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便知她又为了 “念北基金” 的事忙到深夜。当年她把空间传给念北时,曾叮嘱 “空间是守护,不是私产”,如今看来,念北做得比她还好 —— 去年朔北闹旱灾,念北便是用空间里的粮种,让西域名下的万亩良田都活了过来,却没让任何人知道空间的秘密。

    “娘,您尝尝这个。” 苏婉把一盘桂花糕递过来,是黄玉卿爱吃的软糕,上面撒着细细的糖霜。最小的孙儿萧承宇凑过来,仰着小脸说 “太奶奶,我给您唱支歌吧,是先生教的《朔北谣》”。黄玉卿笑着把他抱到腿上,听他奶声奶气地唱 “朔北风,吹不停,萧将军,守边城;黄夫人,施仁政,万民安,享太平”,唱到 “萧将军” 时,孩子伸手去摸黄玉卿腰间挂着的旧扳指 —— 那是萧劲衍的遗物,黄铜做的,边缘已磨得发亮。

    黄玉卿握着孩子的手,指尖触到扳指的凉意,忽然想起萧劲衍去世的那个夜晚。他也是这样握着她的手,声音很轻:“卿卿,我这辈子没什么遗憾,就是没能陪你到百岁。” 如今她活到了百岁,却没能让他亲眼看看这盛世 —— 新都的商铺从当初的十几家,变成了如今的上千家;朔北书院的学生从几十人,变成了如今的上千人;就连当年那个破败的小堡垒,如今也成了新都的 “忆旧园”,供人凭吊过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