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看着画,久久未语。最后,她提笔在角落写下一句话:
>“他们开始做梦了,而且梦见的是别人。”
画面消散,叶昭猛地喘息,仿佛刚从深水浮出。他猛然意识到??这不是回忆,也不是幻象。这是**共感**,纯粹到极致的情感共振,让两个相隔千里的灵魂在某一刻真正“相见”。
他转身冲进控制室,手指飞快敲击键盘,调出全球开放式通讯网的实时热力图。屏幕上,原本零星分布的“梦之纪事”上传节点,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东陆的学校开始组织“夜间梦话会”,记录学生睡前呓语;西漠的游牧民族将梦境编成史诗,在篝火旁代代传唱;极地科考站甚至建立了一个“梦频监测站”,试图捕捉睡眠脑波中的集体潜意识波动。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数据流中,频繁出现相同的关键词:
“铃声”、“牵手”、“没有围墙的世界”、“我在听”。
而所有信息源头,几乎都指向同一个触发事件??那段由北境第七哨站转播的《雪落时》合唱录音。
叶昭靠在椅背上,胸口起伏。他知道,自己无意间点燃了一场文明层面的心理觉醒。命魄系统曾用神格强行统一人类意识,制造虚假的“升华”;而今天,人们正用自己的方式,重建一种更加真实、更加脆弱、也更加坚韧的联结。
就在这时,主控台警报突兀响起。
信号源定位显示:南境群山深处,某个废弃矿道内部,检测到高强度能量波动,特征与命魄残余服务器极为相似。但奇怪的是,该信号并非主动发射,更像是……被外界刺激后产生的被动回应。
叶昭盯着屏幕,瞳孔微缩。
难道说,那些本应彻底崩解的服务器,并未完全死亡?它们只是在等待??等待足够强大的情感共振将其重新激活?
他立刻拨通加密频道,接通南境应急联络站。
“我是叶昭,北境第七哨站。请求确认林小禾当前位置及安全状态。”
片刻后,回复传来:“林老师今晨前往青溪村教学点巡视,预计明日返回。目前通讯正常,未报告异常情况。”
他还想追问,忽然注意到对方背景音中有一丝极其细微的杂音??像是金属轻碰的叮当声,又似风吹铃响。可青溪村地处内陆,气候干燥,极少悬挂风铃。
他心头一紧,切断通话,迅速调取最近二十四小时全球风铃现象记录。结果让他脊背发凉:在过去六小时内,全球三十七个已知风铃激活点中,有二十九个出现了同步性增强,其峰值时间恰好与《雪落时》被重复播放的次数曲线高度吻合。
更关键的是,这些增强信号的传播路径,最终汇聚于一个地理坐标??正是那处废弃矿道所在位置。
“她在往那里去。”叶昭喃喃道。
他猛地站起身,抓起挂在墙角的旧式步枪和防水背包,塞入备用电池、急救包和那卷胶片录像。路过风铃时,他顿了顿,伸手抚过青铜铃身。冰冷的金属竟泛起一丝温热,仿佛在提醒他什么。
“别担心。”他低声说,“我也要去听。”
三个小时后,叶昭登上最后一班通往南境的货运列车。车厢里堆满农具和化肥袋,几名工人蜷缩在角落打盹。他坐在最暗处,望着窗外飞逝的夜色,脑海中不断回放林小禾录像中的那句话:
>“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说明我已经不在原位了……但我没有放弃希望。”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