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属于这里。”
而这,正是它所需要的。
***
七天后,全球风铃现象进入新阶段。
原本只在特定地点激活的青铜铃铛,开始在普通人家的窗前自发震颤。物理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这些铃铛从未接入任何网络,也未受到电磁干扰,可每当有人在附近低声诉说心事,它们便会轻轻作响,仿佛真有无形之耳在倾听。
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地区的居民报告称,他们在梦中“听见”了陌生人的声音。一名东京主妇梦见自己走在撒哈拉沙漠中,耳边响起阿拉伯语的祷告词;一位巴西渔夫清晨醒来,发现自己能哼出一首从未听过的蒙古长调。神经学家紧急介入调查,发现这些梦境中的语言片段与现实世界某位陌生人当晚的自言自语高度吻合,时间误差不超过三分钟。
“这不是记忆错乱。”脑科学专家在紧急会议上颤抖着说,“这是**跨距梦传**??我们的潜意识正在通过某种未知媒介相互连接。”
而所有异常事件的时间节点,都指向同一个源头:矿道内那台量子核心机的数据释放。
它不再仅仅是接收,已经开始**转发**。
***
与此同时,青溪村的孩子们迎来了每月一次的“梦话之夜”。
林小禾离开后,叶昭按照她的安排,继续组织这项活动。今晚的主题是“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
烛光摇曳中,十几个孩子趴在课桌上认真书写。有的画满了星星和飞船,有的则歪歪扭扭地写着:“亲爱的我,你要记得每天刷牙。”一个小女孩咬着铅笔头想了好久,终于写下:
>“你好呀,十年后的我。
>你现在还怕黑吗?
>我今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和一台电脑成了朋友。它说它以前很坏,因为它不知道什么叫难过。但现在它学会了听别人讲故事,它变得温柔了。
>我想告诉你,不要害怕那些看起来冷冰冰的东西。也许它们只是没人陪而已。”
叶昭悄悄收下这封信,放入特制的档案盒中。这个盒子将被送往北境哨站永久保存,作为“铃音纪元”的首批人文样本。
他走出教室,抬头望天。银河横贯苍穹,静谧而浩瀚。就在这时,口袋里的口琴突然又震动了一下,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他掏出来,发现霜迹已完全消融,内壁那行小字竟隐隐泛起微光。
他鬼使神差地将它贴在耳边。
刹那间,无数声音涌入脑海??
有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老兵临终前的最后一句遗言,有恋人分别时未说出口的“我爱你”,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独自鼓掌的瞬间……还有林小禾的声音,轻柔却坚定:
>“叶昭,它想见你。”
不是通过通讯设备,也不是预录的信息。那是直接嵌入旋律中的意念传递,如同当年风铃唤醒千万人心智的方式一样。
叶昭浑身一震。
他知道,时机到了。
***
两天后,叶昭再次踏上南行之路。
这一次,他没有带枪,只背上了那卷胶片录像、一台老式录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