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忽然变了味道。
巷口小吃摊的油盐香、街角货郎担的桂花糖甜香,本是幻境里最勾人的暖意,此刻却像被掺了冷水的茶汤,骤然淡了下去。
“……”
一丝极淡的铁腥气钻了进来——那是墨韵背后长枪枪锋独有的冷香,混着石脊上的尘土,穿透幻境层层叠叠的屏障,像细针般扎进白糖四人交叠的意识里,搅得原本安稳的幻象泛起细碎的涟漪。
白糖踉跄了一下,掌心的念珠猛地烫,像被灶膛里烧红的炭粒狠狠烙着,疼得他指尖蜷起,指节泛白。
他混沌的意识里翻涌着重复了数十次的画面:巷口卖糖糕的阿婆笑着递来点心,模糊的人影拍着他的肩说“加油”
,那些反复出现的“同频”
节律像缠人的青藤,死死捆着他的判断。
他用力晃了晃头,额角的汗珠砸在地上,却没泛起半点水花——幻境里连汗水都带着虚假的空浮。
忽然,一道灵光刺破迷雾:之前无数次钟鸣的间隙里,少了一点最关键的“空”
——不是钟摆停歇的死寂,是真实世界里风穿石缝时,带着尘土摩擦岩石的粗粝停顿,是人间烟火里必然存在的“不完美”
。
“不对……”
他哑着嗓子吐出两个字,声音细得像快要断裂的丝线,却意外地穿透了幻境的嘈杂。
缠在他喉咙上的银线竟猛地一颤,像是被这两个字烫到,缓缓褪去几分冷光,勒得他紧的喉咙竟松了些许。
他趁机深吸一口气,鼻尖萦绕的甜香更淡了,铁腥气却愈清晰。
同一瞬,武崧腰间的铃铛忽然炸响一声清亮的“叮”
。
这一次,声音没有像往常那样落入虚无的深井,也没有撞上镜面般反弹回来,反而像一把淬了韵力的短刀,带着破空的锐响,狠狠劈向缠在他手臂上的丝线。
那些泛着冷光的丝线绷得笔直,遇着这声脆响,瞬间滋滋冒起白烟,像被烈火灼烧的棉线,猛地缩了寸许,黏在皮肤上的地方传来细微的灼痛。
武崧瞪大眼,母亲幻影消散时的酸涩还堵在胸口,眼眶里的潮热尚未褪去,可脑海里忽然闪过儿时练棒的画面:
母亲在世时,从不会在他偷懒耍滑时软声喊他“崧儿”
。
那时他总趁母亲不注意偷藏棒法谱,被抓包后,母亲会叉着腰站在院坝里,带着点严厉地叫他“小武”
,眼神里藏着恨铁不成钢的期许,哪像幻境里那般只剩毫无棱角的溺爱?
“假的!
全是假的!”
他低喝一声,手臂猛地力,淡蓝色的韵力顺着经脉涌到指尖,像潮水般撞向那些丝线,银线被韵力冲得剧烈晃动,又缩了几分。
大飞则捂着胸口蹲下身,胃里翻涌的冰冷泥腥气骤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记忆里灶台边熟悉的柴火味——那是他守着药炉熬药时,干松木在灶膛里噼啪燃烧的暖香,混着药草的微苦,是刻在骨子里的真切暖意。
幻境里的画面还在眼前:模糊的家人身影围坐在桌前,竹篮里的油饼冒着热气,他饿极了扑上去抢,却每次都扑个空,只摸到满手刺骨的冰凉,连半点食物的香气都没有。
此刻清醒了几分,他才想起从前的日子:
那时他总搬个小板凳守在灶台边,看着锅里的粥慢慢沸腾,粥香裹着柴火的暖,家人会笑着把热好的红薯、蒸饼推到他面前,甚至会帮他吹凉烫口的吃食,从不会让他这般狼狈争抢。
那份暖意是顺着指尖传到心里的,而非幻境里这空洞的诱惑。
“别骗我!”
他闷喝一声,肩头沉压的重量忽然轻了些,缠在肋骨上的丝线被他骤然爆的土黄色韵力震得绷紧,出细微的断裂声,胸口的闷堵也消散了大半。
小青耳边的“沙沙”
低语戛然而止。
那声音本是幻境里病人的呻吟,断断续续缠着她,让她总想起没能救下的伤者,心头堵得慌。
她指缝间还攥着药包的细带,粗麻布的布料蹭着掌心,带着日晒后的粗糙触感,无比清晰——幻境能精准复制画面与声音,却仿不出人间织物经岁月磨洗、日晒雨淋后沉淀的温度,更仿不出药包里甘草、当归混着细带的独特气息。
她低头看着掌心的细带,忽然想起临终前说的话:
“医者救得了活人,救不了过往;守得住当下,才算得上尽心。”
之前病人幻影痛苦扭曲的模样还在脑海里盘旋,可指尖的刺痛让她彻底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