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赛事策划案负责人给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标题,叫“如何平衡竞技性与观赏性?”
竞技性不用多说,如果一个职业联赛,连竞技性都保证不了,那就是个纯笑话。
在分组与积分设计上,联赛负责方的初步方案是初期采用16支队伍分为4组的双循环BO2赛制,小组前两名晋级季后赛,后两名进入保级赛。
首先就暴露出了一个极大的问题,跟今年的S3世界赛名额选取一样,怎么分组,怎么保证组内战队的实力均衡,万一提前让强队对对碰提前淘汰了实力队伍怎么办。
同时,既然是次级联赛,以培养顶级联赛人才为主,升降级名额配比上就有很大矛盾,晋升名额太少,而降级名额过多,你一个次级联赛上来就整上高压,会让那些本就不富裕的俱乐部,因为运营成本以及保级压力被迫围绕着名额去起舞。
这里就涉及到方案的主题问题——观赏性?
次级联赛有毛的观赏性,经历了原时空职业联赛发展的江明非常清楚,次级联赛根本就没多少观众愿意关注。
与其指望那点边角料一样的观赛人数,不如着重把重心放在提高竞技性的角度上去。
所以,江明的第一个建议重点放在了赛制上。
“BO2的赛制会导致积分差距不明,赛程冗长,想要提高竞技性建议常规赛还是以BO3,季后赛为Bo5对抗为主,当然对LPL联赛的后续改进建议我也是保持这个意见。”
LPL目前赛制不过是照搬OGN那边而来,对方也还在摸黑探索阶段,不是说谁走得早谁就最牛逼。
BO3对抗是底线,相比起那种一比一战平各拿一分最后看总积分的躺平心态,不胜则败的BO3赛制能够最大程度提升联赛队伍的对抗性。
众人听完苦笑连连。
JM当真不客气,上来就是一句赛制问题,还不仅给LSPL提意见,连带着把LPL都给囊括进去了。
不过这样开头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的聊天惯例,当有人都提出要掀屋顶了,余下的一些讨论窗户是否打开,大门开几扇的细枝末节就不会有太多的纠结。
作为WE代表的裴乐关注点在俱乐部准入规则上。
企鹅体育这边为了保证参赛队伍的职业化,在俱乐部财务门槛上要求俱乐部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需提交连续三个月的财务报表,以防止“空壳战队”参赛。
但显然以目前电竞圈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个标准对于次级联赛来说有些要求甚高了,不利于一些草根战队的进驻。
众人讨论得到一个比较折中的结果,就是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不变,但可以给予刚打入LSPL联赛的俱乐部一定时间,如果这支队伍当真有潜力,能打出成绩,往后这个注册资本问题想要解决还是比较轻松的。
在俱乐部职业化上,江明额外补充了一点,那就是强制要求俱乐部建立独立青训营,每年至少培养 2名新人选手,否则取消参赛资格,且初期允许跨地区组队,但后期为促进地方电竞发展,要求俱乐部在注册地设立训练基地。
第三个讨论重点是如何帮助电竞俱乐部吸引赞助商与直播平台……
毫无疑问,当这个话题一经抛出,讨论的主角剧本就再次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