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九百四十三章 跟阎王爷抢人(2 / 7)

    张居正略显有些不安的挪动了一下身体,低声说道:“这次,皇家理工学院的学正,也在其中。”

    “朕看到了。”朱翊钧的精神头不是很好,但他还是认真看完了每一本奏疏,他拿起了桌上几本奏疏、几本杂报给张居正看了看,示意张居正他没有漏看。

    这些都是皇家理工学院学正们的意见,他们一样认为不应该取消附籍之事。

    阻力远远比朱翊钧想象的大。

    皇家理工学院的学正,反对取消附籍这个政令,完全是因为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一旦取消附籍,意味着他们的儿孙想要考入皇家理工学院的难度,就会无限上升。

    学正们已经附籍京师,他们的儿孙只需要跟京师学子竞争,一旦取消附籍,那么就要和天下人才竞争了,学正们十分激烈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希望朝廷能够悬崖勒马。

    徐成楚站在张居正身旁,这才意识到他为何有资格参加这次小会了,他担心的事儿正在发生。

    徐成楚反对丁亥学制,因为这些大都会,会抽干贫困地区的人才,让贫困地区更加贫困,他本来以为这一幕,会在很久很久之后才发生,但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不取消附籍,不代表着地方优异的学子不能考入京师大学堂,这些优异的学子仍然可以考入,附籍只是一个门槛而已。

    对于天分极高的学子而言,门槛从来不是问题,有的是人愿意给这些天分高、十分优秀的学子提供帮助。

    即便是穷困学子,只要足够优秀,如徐成楚、申时行、李开芳等,他们连进士都能考中,科举的门槛更高。

    优异学子向着京师、松江府、南衙这些富裕之地快速集中的事情,已经在发生。

    这是在掐尖,这些地方最优质的人才全都集中在了京师、松江府等地,而地方缺少优质人才,又如何快速发展呢?

    贫穷的地方越发的贫困,富裕的地方越发富裕,看起来已经成为了定局。

    “其实京营军兵、官厂工匠,他们没有说出来,但不取消附籍,只有京师学子才能考入京师大学堂,对他们也是有利的。”朱翊钧深吸了口气,对着张居正说了自己的看法。

    不仅仅是京师大学堂的学正。

    京营军兵、官厂工匠是现在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不代表他们不清楚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上了车关车门这种事,在什么地方都极其常见。

    如果朱翊钧一意孤行要取消所有书院、学院的附籍,这代表着忠诚的顺天府,恐怕不再那么的忠诚,在皇帝南巡的时候,指不定会点什么事儿,给皇帝一个大大的惊喜。

    朱翊钧能南巡,是因为顺天府足够的忠诚,这种忠诚很大程度是因为京营在,磨刀霍霍的看着京师。

    可是京营军兵也对皇帝革故鼎新的政令产生不满呢?这是皇帝不可能接受的。

    徐成楚感觉这五月的天,有些太热了,他已经有些汗流浃背了,皇帝似乎没有立场,去支持这个让世间变得更加公平的政令。

    取消附籍,等同于取消了顺天府的特殊地位,取消了顺天府人在教育上的特权。

    “别说绝对公平了,连相对公平,都是难如登天。”朱翊钧看着凌云翼,颇有些感慨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