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以光明的名义,赞美圣皇!(2 / 7)

就是劳役。

    朝廷降低田赋,反而增加了地方衙门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官民冲突。

    而另一方面,以申时行等一众官僚则坚定支持,理由也非常简单,王道荡荡。

    减免田赋是陛下履行天变承诺,朝廷带头减,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也只能遵循当初的承诺。

    分歧很大,但政令还是得到了执行,这次减免的数量不多,折银只有一百五十万银,整体可以达到朝廷的预期。

    多一事则多一事之累,多一缗则多十家之害,朝廷每多征收一缗的田赋,层层加码,就会让十多个中人之家返贫。

    这种反对和抵触情绪,代表着减免田赋这个工具,正在逐渐失效。

    经过这次减免后,大明田赋征收将会从950万银,降低到800万银,仍然超过了万历元年田赋的岁收。

    “申时行要做什么?对十八大学堂进行忠诚大审查?”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不敢置信的看着冯保问道:“申时行不是老好人一个,喜欢端水吗?怎么也搞这个了?”

    “先生已经不管事儿了,他接过了这个差事,还要继续推行?”

    冯保面色复杂的说道:“不得不为。”

    恩情叙事是张居正搞出来的,因为皇帝不支持也不反对,规模不算很大。

    申时行开始对十八大学堂进行摸排和忠诚度审查。

    具体的做法也简单,北镇抚司衙门的缇骑进入了京师大学堂,对每个教师爷进行询问,除此之外,对学子进行了十抽一的问询。

    询问的内容很简单,教师爷在讲堂上,是否公开诋毁、污蔑、指摘大明国朝政令、万历维新、陛下,也就是是否忠诚于陛下。

    找到线索,就会顺藤摸瓜的全面调查。

    讲堂是公开场合,大庭广众,诋毁、污蔑、指摘,这不是不忠,是什么?

    只要事实清楚,多人口供证实,就会正式启动调查程序,进行全面搜检,证据确凿,就以谋叛、恶逆坐罪,这两个罪名是十恶范围,十恶不赦,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人比自己想象的要软弱的多,别说被带到北镇抚司坐后悔椅,缇骑突然上门盘问,面对缇骑的普通人,都是手脚发凉,心跳加速到清晰可闻的地步,脑子里一片空白。

    缇骑还没问,恨不得把小时候偷鸟蛋的事儿都交代出来。

    申时行在京师大学堂搞了一圈,准备在大明刚建好的剩下十七座大学堂里也来一遍,并且常态化审问,过一段时间就要做一遍。

    任何不忠、不当言论、行为都会被审判,这就是申时行的忠诚度大审查。

    “先生不管事儿之前,搞了个清党,都弄得人心惶惶,人情更张过急,恐有不效,而且,读书人那张碎嘴,发点牢骚也算正常吧,这就算是不忠了?”朱翊钧对申时行这个举动,仍然不认同。

    “陛下,申阁老不是那种轻浮的人,他这么做自然有目的。”冯保眉头紧蹙的说道:“申阁老的想法是,这些学子,都是大明的未来,任何把官场上、政治上的风波,带到学子之间,都是最无耻的行径。”

    “学子年轻热血,年轻也代表着少不更事,很容易被各种流言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