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需要一种装置,不是‘让他们放弃意义’,而是‘让他们看到彼此意义中的爱与温暖’——自由派的自由不是自私,是想让所爱之人不受束缚;奉献派的集体不是绑架,是想让所爱之人有保障;永生派的永生不是冷漠,是想永远不失去所爱之人,这些情感,本就是相通的。”
莫克的机械臂在全息投影中快速熔合材料,黑色铠甲上的活态金属同时流动着炽红、柔蓝、银白与暖橙四种颜色,四种颜色在铠甲中心形成“共情桥梁结构”(暖橙为桥身,红、蓝、白为桥的三个入口,代表不同意义通过情感桥相连):“我们用第283章的意义守护仪核心,混合星瞳学院研发的‘情感共性晶’,制成了‘情感共鸣桥仪’。仪器有三个核心功能:‘情感提取’——扫描居民的意义认知,提取背后的共同情感(如‘守护家人’‘渴望温暖’);‘可视化共鸣’——将情感转化为画面(如自由派守护家人飞行、奉献派帮家人收星麦、永生派陪伴家人),让三派直观看到共性;‘共情引导’——推荐‘跨派系情感互动’(如自由派带奉献派孩子体验飞行、奉献派帮永生派孩子准备食物)。已经生产了3000台,但三派都有50%以上的人拒绝使用,自由派怕‘被集体同化’,奉献派怕‘被自由影响’,永生派怕‘浪费研发时间’!”
“林宇,能找到‘意义包容期’的跨派系情感记忆吗?”艾拉转向控制台,林宇的金色意识体正尝试穿透三派的“意义壁垒”(阻止跨派系情感交流的能量屏障),“只有让他们看到,以前不同意义的人也能温暖相处,他们才会愿意尝试共鸣桥仪。”
林宇的意识体闪烁着,传递出疲惫却坚定的信号:“正在搜索……找到了!十年前,意义包容期的‘跨派系情感记忆’!记忆里,三派一起举办‘星麦丰收节’:自由派用星轨飞行器带大家体验空中看麦田,奉献派准备了集体星麦宴,永生派用技术让麦田在夜晚发光,孩子们一起在发光的麦田里玩耍,大人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快乐,没有派系对立,只有温暖的相处!这些记忆储存在‘情感共情晶核’中,晶核被藏在中立区的废弃维护站地下,被三派的意义壁垒同时包围,我的意识体需要三派的‘情感松动信号’才能突破!”
艾拉决定从“混合家庭”入手——他们既是派系对立的受害者,也是最容易产生情感松动的群体。那位混合家庭的母亲(奉献派)和父亲(自由派),因孩子饿肚子,主动找到艾拉:“我们愿意试试,只要能让孩子有饭吃,有朋友玩,我们不在乎派系。”
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混合家庭加入,三派的意义壁垒出现“情感缝隙”。林宇的意识体抓住机会,穿透壁垒,找到废弃维护站地下的情感共情晶核——晶核表面虽覆盖着灰尘,却仍散发着微弱的暖橙光芒,内部储存的丰收节记忆清晰可见:发光的星麦田里,自由派的凯正给奉献派的孩子拍照,奉献派的代表正给永生派的研发人员递星麦糊,永生派的研究员正用技术帮孩子制作发光的星麦饰品……
艾拉将情感共情晶核连接到所有情感共鸣桥仪,在多义镇的公共屏幕上播放丰收节记忆——当三派居民看到自己的祖辈、甚至自己年轻时,曾和不同派系的人温暖相处,曾一起创造快乐,对立的情绪开始融化:自由派的凯看着屏幕上自己拍的照片,眼泪流了下来,他想起自己曾说“要记录所有温暖的瞬间”,而不是“只记录自由派的瞬间”;奉献派的代表想起自己曾说“要让所有人吃饱”,而不是“只让奉献派吃饱”;永生派的研究员想起自己研发永生技术的初衷,是“想让家人永远陪伴”,而不是“脱离家人独自永生”。
“我们……是不是错了?”一位永生派研究员轻声说,他打开意识上传舱的门,“我想先回家,看看我的孩子。”
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使用情感共鸣桥仪:自由派的人发现,奉献派的“集体”背后,是“想让孩子有稳定的家”;奉献派的人发现,自由派的“自由”背后,是“想让孩子有快乐的体验”;永生派的人发现,前两派的“短暂意义”背后,是“想珍惜当下的家人”。三派的孩子首先打破隔阂,在中立区的空地上一起玩耍,大人们则开始合作:自由派用飞行器运输星麦种子,奉献派负责播种,永生派用技术改良种子,让它们能适应对冲的能量环境。
当能量枢纽的裂痕只剩0.5米时,三派居民一起聚集在枢纽旁,通过情感共鸣桥仪,释放出“集体共情能量”——炽红、柔蓝、银白三种颜色的能量,不再对冲,而是通过暖橙的情感桥,形成“三色螺旋流”,像三条缠绕的彩带,共同注入能量枢纽。裂痕在螺旋流中快速愈合,星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