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个叫张岱的文人,特爱收集奇闻异事,他写了本《夜航船》,里面记了件让后人吵了几百年的事:中唐诗人张籍,是个“花痴”,为了一株开得比盆还大的山茶花,居然把自己的爱姬给换出去了,还落了个“花淫”的名声。
这话听着够刺激,像极了现在的八卦头条——“著名诗人为养花,竟弃妻子”,多有话题性。可要是真翻遍张籍的日子,就会发现: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编的,连半个字都不靠谱。
先聊聊这桩“风流轶事”:明代人笔下的“张籍换花”有多夸张?
张岱在《夜航船》里写得有鼻子有眼:“张籍性耽花卉,尝得一山茶,花大如盎,爱之甚。有某翁欲得之,籍不得已,以爱姬易之。人谓之‘花淫’。”
翻译过来就是:张籍特别痴迷花,有次得了棵山茶花,花开得比大瓦盆还大,他宝贝得不行。有个老头也想要这花,软磨硬泡,张籍没办法,就用自己的爱姬跟人换了。后来人家都叫他“花淫”,说他为了花连美人都不要。
这故事要是放在唐伯虎、柳永身上,说不定还有人信——毕竟唐伯虎有“三笑点秋香”的传说,柳永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看着就像会干出“风流事”的人。可放在张籍身上,就像给鲁智深穿裙子,怎么看怎么别扭。
为啥?因为张籍这辈子,跟“风流”“有钱养姬”这俩词,就没沾过边。
拆穿“换花”谎言:先算笔钱账,再看他人品
这事儿靠不靠谱,不用翻多厚的史书,就俩问题:张籍有钱养“爱姬”吗?他是会为了花卖人的人吗?答案全是否定的。
先算钱:“穷瞎张太祝”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养姬?
张籍这辈子,穷得叮当响是出了名的。他最惨的时候,当了十年“太常寺太祝”——从九品的小官,俸禄少得可怜,少到什么程度?《新唐书》里直接写他“久官不迁,家贫,眼疾几失明”,后来人送外号“穷瞎张太祝”。
掰扯掰扯唐代从九品官的俸禄。按《通典》记载,唐代从九品文官,每年的俸禄是“禄米五石”,还有点“月料钱”(零花钱),加起来够不够养活自己?悬。那会儿长安的房租不便宜,张籍租的是漏风漏雨的破屋,冬天连炭火都舍不得烧,得靠捡枯枝取暖;吃饭更是顿顿稀粥配冷馍,有次韩愈去看他,发现他家里连菜都没有,只有一坛咸菜。
他都快饿死了,哪来的钱养“爱姬”?古代的“姬”可不是现在的女朋友,得管吃管住,还得给置衣服首饰,稍微有点身份的姬,身边还得有丫鬟伺候——这笔开销,对“穷瞎张太祝”来说,跟登天一样难。
有人说“说不定是后来当官有钱了?”张籍五十岁后才慢慢升了官,当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的时候,日子是好过了点,但他一辈子节俭惯了,当了大官还是住小破屋,没买过田,没置过产业,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做。韩愈劝他“该享受享受”,他回了句“家贫无易事,身病足闲时”,意思是我穷惯了,还是省着点好。这么个抠门的人,会为了一株花,花大价钱养姬,再把姬换掉?根本不可能。
再看人品:痴迷杜诗到“烧稿拌蜜吃”,他眼里只有诗,没有风流
张籍这辈子,心里只有两件事:写诗,学杜甫。他痴迷杜诗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把杜甫的诗稿抄下来,贴满屋子,吃饭看、睡觉看,后来觉得还不够,居然把诗稿烧了拌蜂蜜吃,说“吃了杜甫的诗,就能写出一样的好诗”。
一个能把诗当“饭”吃的人,会把“爱姬”当“花的交换品”吗?他的诗里,写的全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