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彻底推翻现有的制度,才能够拯救大商。
要想彻底铲除那些老牌贵族势力,就必须让他们自己起来造反。
否则,面对整个贵族阶层的联合对抗,帝辛根本毫无胜算可言。
因为那所谓的成汤祖宗家法和制度,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帮助贵族们夺取王位而制定的,并且是他们与所有大贵族协商后共同炮制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大商的王权。
所以,帝辛若想与之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要想彻底推翻那些老牌贵族,让他们与自己所制定的那套制度一起被历史淘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亲自造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商的变革和复兴。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不断改革、不断增强大商自身的国力才是根本所在。
所以,对于所有诸侯的阳奉阴违,帝辛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乐见其成。
这种攻心为上的策略,他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
姜子牙远远地望着姬昌的队伍渐行渐远,脑海中不断回想起当时面见帝辛的情景。
当他第一眼见到帝辛时,那种感觉就如同见到了大道一般,让他豁然开朗。
他深知,也清楚地看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修道之路或许充满了算计,即使自己行将就木,仙道也难以修成。
然而,说到对政治的敏感度,飞熊入命的血脉优势使他对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比干,这个被人们传颂为忠诚之士的人物,在姜子牙的眼中,不过是一个食古不化、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姜子牙对比干的行为和品性深感不屑,自然也就不会对比干进行任何形式的救护。
然而,在一些演义作品中,却出现了所谓“空心菜”
的桥段设定,将姜子牙和比干硬生生地联系到了一起,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比干作为一个资深的老贵族,他的可入血脉中对于底层人民的轻视和鄙夷是根深蒂固的,这种观念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
让他与姜子牙同席而坐,这简直比杀了他还要困难。
更别提让他屈身去请教姜子牙救命之法了,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至于妲己索要比干的七窍玲珑心作为药引,这其中是否涉及到孝道的问题呢?毕竟比干可是帝辛的亲叔叔啊!
如果帝辛真的有如此强大的朝廷掌控力,他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实际上,那些老旧贵族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直接扶持比干或者箕子登上王位,这样做岂不是名正言顺?
当姬昌的队伍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尽头时,阐教催促姜子牙前往西岐的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在他耳边炸响。
这道旨意明确要求姜子牙入西岐辅佐姬昌,起兵反抗商朝的统治。
姜子牙站在原地,静静地凝视着朝歌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这一去,便是与商朝彻底决裂,再无回头之路。
然而,他的使命在身,无法违背阐教的旨意。
终于,姜子牙缓缓转过身来,面对着朝歌的方向,双膝跪地,深深地拜了下去。
他的目光穿越了千山万水,落在了城头上那个孤独的身影上——帝辛。
帝辛,那个曾经的天下共主,如今却显得如此落寞和无助。
姜子牙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但他也明白,自己的选择已经无法改变。
起身之后,姜子牙落寞地转过身去,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西岐的方向缓缓走去。
他没有使用法术赶路,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的每一寸都印在心底。
一路上,姜子牙有意无意地走了一些岔路,似乎在拖延时间,又似乎在留恋这片他生活过的土地。
然而,他心里清楚,他能为帝辛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当姬昌回到西岐后,他立刻将自己在羐里推演的后天八卦公之于众,并广泛传播开来。
这后天八卦与伏羲八卦有所不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将乾卦从正南之位迁移到了西北,与西岐相对应。
同时,姬昌还将“乾坤定位”
改为“坎离定位”
,这意味着原本阴阳调顺、天地恒常的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水火侵扰,人道难存”
的格局。
这样的改变,无疑是为了给姬昌自我降格为天子、建立新的政权制造舆论基础。
依托的是自然所谓的对应,这显然是一种强词夺理的说法。
按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