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章 西岐天子(3 / 5)

海分布的规律,坎位最应该被定在东南方向,而后世所指的东南沿海地区,难道不更符合坎卦所代表的自然风貌吗?要知道,当时的大商并没有对长江流域进行经营,南方多为烟瘴之地,使用兑卦来描述岂不是更为合适?

姜子牙听闻姬昌所提出的后天八卦,心中的怒火简直难以抑制,他甚至恨不得将姬昌生吞活剥。

也正因如此,在姬昌统治时期,姜子牙几乎从未主动提出起兵谋反之事。

四年之后,当姬昌驾崩,姜子牙才终于全力以赴地辅佐姬讨伐商朝。

作为阐教弟子,姜子牙对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洪荒世界的局势将会生巨大的变化,人皇之位将完全被阐教所掌控。

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姬昌竟然会如此丧心病狂,竟敢篡改天皇伏羲所创立的八卦,硬生生地断绝了一画开天的气运,致使整个人道在这场剧变中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阐教金仙们经过一番商议后,竟然想出了一个“天子”

的说法。

他们巧妙地利用这个概念,将人道气运的大部分都据为己有,这让姜子牙心中的反抗之火被点燃。

姜子牙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渭水之畔,他手持直钩,悠然垂钓,其行为举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声名远扬。

而此时的姬昌,听闻姜子牙的奇行异举后,心生好奇。

他运用自己所谓的卜算之术,竟然算出有一位高人隐匿于渭水之中。

于是,这两个人仿佛命中注定一般,在渭水之畔相遇了。

姜子牙见到姬昌后,故意刁难他,要求姬昌亲自拉车。

姬昌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还是照做了。

姜子牙坐在车上,悠然自得地对姬昌说:“大周的国运将会延续八百年,前四百年的根基会非常稳固,而后四百年则需要好好经营,方可享国祚。”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姬昌在听到姜子牙的这番话后,竟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要不先生复上舆车,我再拉一次?”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号称精通八卦、算卦精准的人,竟然连最基本的算卦禁忌都一无所知,实在是令人笑掉大牙。

姜子牙看着姬昌,露出了一副仿佛在看傻子的表情。

他心中暗自感叹,这样的人也能被尊为西伯侯,实在是可笑至极。

不过,姜子牙并没有过多地与姬昌计较,他只是简单地表明了一下自己阐教弟子的身份,便随姬昌一同回到了西伯候府。

自此,姜子牙开始了他在西岐的治理工作,他不仅要筹备反商之事,还要兼顾协调天下诸侯共同伐商的步骤。

而这一段故事,也就暂时按下不表了。

且说那火云洞中的三皇,伏羲乃是上古时期的智者,他精通易之一道,对世间万物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

然而,尽管他拥有如此高深的智慧,面对这八卦的异变,他也只能徒叹奈何。

如今,他被困于火云洞中,无法自由行动,即便能够分化出分身,或者偶尔得到女娲的照应而短暂离开,也难以改变这既定的变化。

更令人无奈的是,自从那场所谓的封神量劫爆以来,连女娲这样的圣人也只能紧闭宫门,将自己禁锢在娲皇宫内,甚少在洪荒世界中露面。

而神农和燧人氏这两位,虽然也有着卓越的才能,但他们都并非野心勃勃之辈,反而可以算得上是安分守己的典范。

除非人族有需要,否则他们都会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之中,对外界的事情不闻不问。

唯有黄帝,他对眼下的洪荒世界还存有几分关注之心。

然而,当他看到连伏羲都只能强忍着内心的忧虑,在与自己的交谈中屡屡走神、回话混乱时,他便也止住了谈话。

就在两人默默相对、彼此瞪眼的时候,一连串的变故却如暴风骤雨般接踵而至。

先,后天八卦得到了监察洪荒的鸿钧的肯,这无疑是对其权威性的一种肯定。

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鸿钧竟然传出了天道法旨,将此事彻底坐实。

这一举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猜测。

然而,鸿钧这看似不经意的见缝插针之举,却触动了阐教的算计。

元始天尊迅做出了反应,他精心设计了一套名为“天子”

的系统,并巧妙地让姜子牙将此事当着姬昌的面说了出来。

姬昌听闻此事后,毫不犹豫地跪地叩拜,对阐教的承诺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