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这其实也是哪吒性格的另一面,虽然他对姬没有恶感,但同时也绝对不会给他半分的尊重。
当然,这样的态度并不是专门针对姬一个人,而是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毫无差别。
只有在面对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时,他才会稍微有所收敛。
至于姜子牙嘛,那就得看他当天的心情如何了。
心情好的时候,还能勉强听姜子牙说上几句,但若是心情不好,他恐怕会毫不留情地将姜子牙喷得狗血淋头。
然而,姜子牙却有着极大的度量,并未与之计较。
正当此时,一名军报的探子如疾风般骑马冲入军营,一路狂奔,口中还高喊着:“大商军队集结,已进入牧野!”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军帐内原本还稍显镇定的姬瞬间变得如死灰一般,整个人都木讷了起来。
他满脸谄媚地看向姜子牙,腆着脸问道:“亚父,这可如何是好啊?”
姜子牙见状,心中虽然对姬的无能感到十分恼怒,但还是强压下心头的火气,将手中的军报狠狠地拍击在案头,然后猛地站起身来,对着姬怒斥道:“瞧你那点出息!
还不赶紧滚回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免得在这里丢人现眼,让其他诸侯看了笑话!”
姬被姜子牙这一顿臭骂,顿时像只瘟鸡一样,浑身软绵绵的,毫无生气。
他松松垮垮地堆坐在案旁,一副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的模样,仿佛已经对眼前的局势完全失去了信心。
姜子牙看着姬这副窝囊的样子,心中不禁暗暗咒骂:“这远近一看,哪里像个一国之君啊!
简直就是个让人恶心的废物!”
事实上,姬的地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顺。
他既非嫡长子,又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才能,只不过是靠着油嘴滑舌、阿谀奉承,以及善于拍马溜须的本事,才博得了阐教的欢心。
在姬昌去世后,他更是凭借着这些手段,被指定成为大周的诸侯。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毫无君子之风,尽显小人之态。
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胆小如鼠、懦弱无能,个人修养更是欠缺。
若不是偶尔有阐教的仙长们救济他一下,恐怕他这副身躯早已是命不久矣的模样了。
当然,一旦阐教真正夺取了人道气运,他的日子恐怕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毕竟,姜子牙得到了元始天尊一世富贵的承诺,只要他还活着,姬就休想染指半分权力。
姜子牙自然不会轻易放手,这个“亚父”
的位置他是当定了,若不将姬“送走”
,姜子牙心中恐怕永远都无法安宁。
说起来,当初十绝阵派他去祭阵时,整个西岐大军竟然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这足以说明阐教对他的态度是何等的冷漠。
虽然最终他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但这其实就是阐教驯化他的一种手段而已。
姜子牙又怎会不明白其中的玄机呢?只是可怜的姬,到现在都还蒙在鼓里,浑然不觉自己已经成为了阐教的弃子。
想当年,燃灯上人信口胡诌,竟言姬乃天命之主,身负大福源,可破红纱阵。
彼时的姬,虽面如平湖,内心实则波涛汹涌。
待他一入大阵,便如那惊弓之鸟,半步也不敢挪动,任凭随行的哪吒在阵中横冲直撞,自己却如那木头人一般,毫无作为。
最终,姬不出所料地中了阵法,昏迷长达百日之久。
由此观之,这整个西岐有他没他,其实并无半分影响。
若非随行的乃是哪吒,换作其他任何人,以他们对姬的厌恶之情,恐怕早就任由他在阵中自生自灭,甚至可能会落井下石,让他命丧黄泉。
要知道,姬昌可是育有百子,多一个姬不多,少一个姬不少。
对于阐教来说,姬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
就算姬不幸殒命,姬昌还有大把的儿子可供阐教随意摆布。
只可惜,姬昌早已命丧黄泉。
若是他尚未离世,说不定为了向阐教表忠心,还会主动多派几个儿子进入红纱阵送死呢。
毕竟,在封神之时,无论是姬昌还是姬,都未能捞到半个神位。
而他们推辞的理由,更是冠冕堂皇,什么姬乃是天命之主,真龙天子,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假如真的有人询问姬是否愿意前往天庭谋取一个官职,恐怕他会毫不犹豫地当场双膝跪地,如同他的父亲一般,不停地叩头,甚至将自己的额头磕得鲜血淋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