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摘星楼(3 / 5)

在所不惜。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封神两年之后,姬竟然一命呜呼!

或许他内心深处一直怨恨自己未能早些离世,毕竟他的亲哥哥伯邑考可是在天庭被封了个大官啊!

不仅如此,伯邑考还免去了轮回之苦,得以享受天寿,与天地同寿,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姬恐怕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未能获得神位而被活活气死的吧。

就在这个时候,姜子牙步履稳健地走出营帐,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诸位阐教仙神,来侍奉左右!”

仿佛那所谓的誓师大会完全不存在似的,姜子牙对营帐内的姬和诸侯们视若无睹,任由他们在里面自娱自乐。

紧接着,姜子牙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一股疾风一般,迅地向牧野进。

他们的步伐整齐而有力,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决心和勇气。

而此时,帝辛站在大商军队的最前列,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姜子牙身上。

当他看到这位老熟人时,原本严肃的脸上突然绽放出一抹狂傲的笑容。

他毫不顾忌自己的威严和自重,对着姜子牙的大营高声喊道:“下大夫,别来无恙乎?”

听到帝辛的呼喊,姜子牙连忙站起身来,迅整理好自己的仪容,然后对着对面的帝辛深深地鞠了一躬,态度恭敬至极。

待行完礼后,姜子牙才缓缓开口应道:“陛下,今日下臣率大军兵临城下,实乃迫不得已。

还望陛下能够顺应天意民心,早日归降,以免生灵涂炭啊!”

然而,话到此处,姜子牙却突然卡住了,无论如何也说不下去了。

因为他深知帝辛的为人,他的勇武和果敢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

可以说,帝辛是继黄帝之后最为强大的王者之一,他的所作所为姜子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颛顼时期,人族力量相对薄弱,然而,三清却在幕后默默守护,这无疑给人族带来了一定的底气和保障。

正是由于三清的存在,鸿钧的野心被彻底断绝,无法轻易地对人族施加影响。

帝喾及其后继者们,虽然也与妖族展开了激烈的缠斗,但他们的主要目标仅仅是与妖族一决高下,并没有太多其他方面的考虑。

而绝地通天这一事件,不仅斩断了鸿钧的神手,更将那些散修的势力彻底打散。

从此,想要轻易地影响人族已不再可能,因为只要进入一气混元大阵,任何势力都会受到人道的限制。

若不是阐教派出了嫡系的十二金仙参与封神之战,恐怕人族将领在这场战争中会远远逊色于一干仙神。

窦荣和彻夫人便是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金吒和木吒施展鬼魅之术,即使正面对抗,人族将领也难以取得完全的胜利。

由此可见,人道对于人族的增强作用是显着的,同时也对仙神形成了一种禁锢。

然而,在舜帝时期,情况却有所不同。

舜帝别具一格,他的统治方式或许与其他人有所差异,但由于他夹在尧和大禹之间,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至于启之后的历代君主,他们大多将王权分润出去,仅仅是死死守住手中的权力罢了,并没有太多创新和突破。

然而,帝辛却并非如此。

姜子牙在心中仔细复盘了帝辛的所有行为和决策,越想越觉得帝辛深不可测。

所以,即便此刻身处阵前,他也只敢以下臣的身份自居,不敢有丝毫僭越。

至于那句没有说出口的后半句,姜子牙心里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人罢了,实在没有权力做主。

因此,他只能硬生生地把后半句话咽回肚子里,让自己憋得难受至极。

帝辛似乎对姜子牙的反应毫不在意,他随意地摆了摆手,然后用手指着身后的众多士卒,语气平静地说道:“天意?民心?下大夫不妨给我讲讲这其中的道理吧!”

姜子牙完全没有料到帝辛会突然这样问,他一下子愣住了,脑海中瞬间变得一片空白。

原本准备好的那些慷慨激昂的言辞,此刻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张着嘴巴,想要说些什么,却现自己的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根本不出声音来。

眼看着誓师大会就要开始了,姜子牙心里愈焦急。

他不禁想,如果让帝辛旁听这场誓师大会,那些原本准备好的乱七八糟的说辞,恐怕自己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