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挡路,”她把剩下的煤油桶放在柴房,“等下次去废加油站看看,能不能再找点煤油,不然燃烧弹和火沟都用不了。”

中午的日头终于晒散了雾,西北断墙的棚子看得更清楚,两只普通腐行者还在棚外放哨,一动不动,像两尊黑雕塑。

张梅去查萝卜窖,窖温升到3.3c,湿度21%,她赶紧把通风笼的布掀开点,让空气流通:“湿度太大了,得在窖口铺点干草吸潮,不然萝卜容易发霉,”她抱来新晒的干草,铺在窖口周围,“这样能吸点潮气,窖温也能降点。”

苏野的蓝光扫过断墙,没发现腐行者有异动,才松了口气:“它们现在在适应新环境,暂时不会来,咱们趁这段时间把防御补全,再做两个燃烧弹,用剩下的煤油。”

她去柴房找了两个空铁盒,是之前装压缩饼干的,刚好能当燃烧弹的外壳。

黄鼬蹲在西北侧篱笆旁,没像平时那样去抢红薯吃,只是盯着断墙的方向,小耳朵时不时动一下,捕捉着远处的动静。

偶尔有风吹来,带着断墙那边的铁锈味,它就对着那边低吼两声,尾巴绷得紧,显然没放松警惕。

下午的时候,林砚和苏野去西侧战场捡了些烧剩的铁皮,回来后用军刀磨尖,钉在西北侧篱笆的木桩上,像一排小长矛,“这样就算它们冲过来,也会被铁皮扎到,”林砚拍了拍木桩,铁皮钉得很牢,不会轻易掉,“再在篱笆旁插几根粗竹杆,顶端绑上铁皮,能挡挡它们的钢管。”

张梅则在育苗本上画农舍的防御分布图,用炭笔在西侧和西北侧画了密密麻麻的圈,标注“带刺藤蔓2层、绊索3道、火沟2道、带刺铁丝圈4个、燃烧弹储备3个”,还在断墙的位置画了个红叉,标注“腐群聚集地(4只,警惕)”,写完她把本子放在石桌上,让大家都能看到:“这样咱们就知道哪里有陷阱,哪里是防御重点,不会乱。”

傍晚的时候,天空又阴沉下来,像是要下雨,风里带着潮气,吹得萝卜叶轻轻晃。

林砚让大家进瓦房休息,自己和苏野轮流盯着西北断墙,陈溪在灶房烧火,煮了锅红薯汤,红薯是窖里刚挖的小萝卜,煮在汤里,泛着淡淡的甜。

“等冬天收了萝卜,咱们就有足够的存粮了,”陈溪把红薯汤盛在粗瓷碗里,递给大家,“到时候再种点土豆,就算腐群再来,咱们也有底气守。”

她喝了口汤,暖意从喉咙滑到肚子里,驱散了下午的疲惫。

张梅喝着汤,翻着育苗本,突然笑了:“你看咱们记的这些,从种萝卜到现在,记了这么多,以后要是有其他人来,也能照着种,”她指了指本子上黄鼬的小脚印——是之前不小心踩上去的,“还有黄鼬的功劳,都记着呢。”

黄鼬蹲在林砚脚边,喝着碗里的红薯汤,小舌头舔着碗边,尾巴晃得轻快,像是也在为这短暂的安稳高兴。

夜里的月光很暗,乌云压得低,像是要掉下来。

林砚靠在西北侧的篱笆旁,军刀握在手里,能看见断墙旁的棚子里有微光,是腐行者在烧火,火苗忽明忽暗,映得棚外的放哨腐行者影子歪歪扭扭。

苏野的蓝光时不时往断墙扫,确认腐行者没动,才稍微放松点。

“它们今晚不会来,”苏野轻声说,“刚转移完,需要时间整理,明天才可能有动作。”

林砚点点头,往火沟里加了根干柴,火苗窜了窜,照亮了篱笆上的带刺藤蔓:“不管来不来,都得守着,这片萝卜地是咱们的希望,不能丢。”

她往萝卜窖望了望,窖口的干草铺得整齐,通风笼的布轻轻晃着,里面的萝卜在安稳地生长,淀粉层在慢慢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