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绰号“赵白条”(3 / 5)

清妖 傲骨铁心 4131 字 8天前

看,不如派兵把他们都抓了,逼他们低价卖粮!”

    气愤的是赵安贴身大保镖百里云龙,这位是漕帮苦哈哈出身,自是见不得黑心商人发灾民财。

    赵安摇了摇头,事情哪有百里云龙说的这么简单,真派兵强迫粮商低价卖粮,后果不是灾民能买到多少便宜粮食,而是灾区根本无粮可买。

    有钱都买不到粮!

    粮商利用灾情抬高粮价其实无可厚非,供需关系导致的一种市场调节。

    何况,将粮食从外地陆运到灾区本身成本就极高,而且还要承担灾民哄抢风险。

    如此,提高数倍价格出售也在情理之中。

    本质上也是粮商避险的一种措施。

    赵安真要强迫粮商低价卖粮,谁还敢往灾区运粮?

    单纯依靠朝廷调拨,根本解决不了灾区百姓吃饭难的问题。

    粮商是在发黑心财,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黑心粮商的存在,才能确保灾区平稳过渡。

    问题是灾民肯定是没有钱购买高价粮的,有钱的也不叫灾民。

    滁州地方财政又拿不出钱从粮商手中购买高价粮发给灾民,灾情若是再持续下去,恐怕粮价就不是几两银子一石,而是一两黄金换块饼了。

    目前户部已经协调江苏和江西两省支援安徽二百多万两银子,这些银子大概近日就能运到设在安庆的藩司大库。

    安庆、徽州一带没有受灾,本身也是产粮大区,但仅凭这几个未受灾地区也是无法支撑灾区粮食消耗的。

    那可是上千万人的无底洞。

    因此,还得从外地购粮运进来。

    既然如此,赵安觉得应该调动黑心粮商的积极性,让这些民间物流集团源源不断往灾区运粮。

    “眼下不是计较粮价高低的事,而是要确保百姓有粮吃,粮价哪怕是贵到天上去,我们身为父母官也得想办法把粮买到手发给灾民。”

    “大人,买粮的钱从哪来?”

    严知州说州里一年岁入也就几万两,按现在的粮价他把家底全拿出来也就买个一万石粮食,而滁州人口近百万,受灾情影响的有一半,这一万石粮食够什么。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钱的事。

    严知州本意是希望新任藩台大人能给滁州批点款子,他好拿来救急。

    然而赵安思虑片刻,却让严知州通知城中所有粮商,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都到州衙开会。

    通知很快到位,得知是朝廷新任的暂署布政使赵大人要见他们,粮商们没一个不来的。

    因为,生意人的嗅觉很强。

    本地粮商只占了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一半是江宁的,还有一半是镇江、苏州、扬州等地过来的。

    赵安现身时穿的不仅是正三品官服,还将老太爷赏给的黄马褂套在了官服外面。

    令得一众粮商惶恐起身纷纷跪下行叩拜大礼。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