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种事,议罪银就好使,因为在老太爷眼里这些都属于轻微刑事犯罪,可以拿钱赎罪。
但想用议罪银来抵谋反、叛国、结党营私这种“十恶不赦”的大罪,那纯属是想屁吃。
影响太大的也不好使。
如甘肃冒赈案贪得惊天动地,惹得民怨沸腾、朝野震惊,尽管当事官员都交过议罪银,结果还是被砍了几十个。
没办法,影响太大,大到老太爷都不好意思给这帮家伙戴罪立功的机会。
议罪银推出遇到的阻力很大,非议也很大,但为何最终能成为国策呢,除了老太爷同和珅竭力推动外,还不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议罪银所议的罪是有限的、小范围的,最多就是进一步败坏吏治,对大清统治根基并不产生直接影响。
军队这一块,议罪银议的其实也是小过,淮南营延误一日抵达集结地适用军法,但实际并未造成太过恶劣后果,毕竟现在属于开战前的准备阶段,并非已经开战。
是否顶格处罚,是有待商榷的。
可杀,可不杀。
原则上,耿大勇误期可以适用议罪银制。
按实际失误以及造成的影响来计,最多罚半年工资,或是降个一两级留用。
直接把人杀了,是有些过份。
此时,大帐内落针可闻,除了耿大勇等人惊慌、期待的眼神和彼此急促呼吸声外,就是一众看戏的绿营将领不断闪烁的古怪眼神。
到这会,谁不知道年轻的藩台大人就是靠议罪银上来的?
那人耿守备拿议罪银说事,你赵大人是理还是不理呢?
理,无疑自个打自个脸,唾面自干。
不理,坏的可是朝廷的国策,打的是皇上同和中堂的脸,你赵大人有多大的能耐能同皇上与和中堂唱对台戏?
已经熬成“老油条”的寿春镇总兵秦国栋这会也是打起精神看戏,还觉得挺有趣,其如何不知赵安是拿耿大勇等人立威,以确立其在安徽绿营的权威。
但手法太过老套,动不动就杀人能利于绿营内部的“团结”么,说到底,还是太年轻,骤登高位缺了股经年沉淀味,也少了股变通劲,以为“王霸”狠辣手段就能解决一切。
年轻人的通病,这会骑驴难下了吧?
暂时不动声色,打算等会这位年轻的赵大人实在下不来台再出面打个圆场,如此,既保住故人之子,又能显出他这总兵的能耐,以及人情世故。
赵安脸上肯定看不出丝毫波澜,权衡利弊之后,视线扫过一众心思各异的绿营军官,毫不犹豫便朗声道:“皇上仁德、体恤臣工,特命和中堂设立议罪银制度,乃是给一时糊涂偶有小过的官员一个改过自新、戴罪立功的机会,此煌煌国策,本官不敢不认!”
此言一出,不少绿营军官眼神中立时多出一丝讥讽:赵大人这舵转的蛮快嘛。
赵安视线则落向被按在大帐门口的耿大勇,沉声问其道:“你缴了多少议罪银?”
闻言,耿大勇煞白脸上瞬间涌起一股死里逃生的潮红,赶紧道:“回大人话,末将缴了八百两!”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