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刚泡开,茶叶舒展着浮在水面,白瓷灵位前的烛火轻轻晃着,茶香绕着灵位转了圈,恰好和院外的桃花香缠在一起,暖得人心头软。
“萧先生!
萧先生!
我们来啦!”
院门口突然传来阿糯清脆的声音,伴着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萧承安擦了擦手迎出去,就见阿糯背着小布包,比去年高了半头,肩膀都宽了些,手里捧着幅叠得整齐的宣纸,走得飞快,生怕手里的东西晃到。
他旁边的阿澈,穿着浅蓝布衫,怀里抱着束素菊,花瓣上还沾着露水,看见萧承安,赶紧停下脚步:“萧先生,这菊是今早去后山采的,您看,还新鲜着呢——后山的菊开得旺,我挑了最白的几枝,曾太奶奶以前不是最喜欢白菊吗?”
“是啊是啊!”
跟在后面的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围上来。
小丫头丫丫举着手里的红纸鹤,“萧先生,我这纸鹤是红的,像桃花!”
虎头虎脑的小石头晃着手里的白纸鹤:“我这个是白的,像曾太奶奶泡的茉莉花!”
孩子们手里的纸鹤五颜六色,有的还画了小笑脸,萧承安蹲下来,摸了摸丫丫的头:“你们的心意,曾太奶奶肯定都看得见。”
这时阿糯把宣纸递过来,有点害羞地挠挠头:“萧先生,这是我写的字,练了快一个月了,每天放学都写半张纸,就怕写不好。”
萧承安小心翼翼地展开,“岁岁安康”
四个楷体字落在纸上,横画稳了,竖画直了,比去年的字迹规整了不少,末尾还画了朵小小的桃花,花瓣用浅粉涂了色,像刚从枝上摘下来的。
他指着“岁”
字的竖钩,笑着说:“你看这竖钩,比去年有力多了,像是把心思都沉进去了——曾太奶奶要是看见,保准要夸你长进快。”
阿糯眼睛亮了,使劲点头:“真的吗?那等会儿烧给她的时候,我要跟她说,我还会背新的唐诗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