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你们不体面,那我就帮你们体面(3 / 4)

紧接着是短暂的死寂,然后才是压抑不住的痛苦呻吟。

“快,怎么样?!”

“没事儿吧?”

周围的米国工作人员彻底惊呆了,瞬间炸开了锅。

“oh,yGod!Aretheysane?!”(哦,我的上帝!他们疯了吗?!)

“theytbecrazy!theseeseguysarealladn!”(他们肯定是疯了!这些华夏人都是疯子!)

就连掌镜的米国摄影师也忍不住从冰冷的机器后面探出头,脸色涨红,胸膛剧烈起伏。

他的眼神复杂,混合着目睹极致冒险而产生的原始兴奋,以及一种对同行身体被如此粗暴使用的、难以置信的心疼与惊惧。

这便是港片赖以崛起的“惊险”美学,是其横扫亚洲市场的重磅筹码,也是其背后无数龙虎武师用骨折、内伤、甚至终身瘫痪为代价换来的“真实”。

这几乎成了一种写在基因里的行业信仰:要震撼观众,先得豁出性命。

李琦想起一则广为流传的轶事:

城龙初到好莱坞时,曾问斯皮尔伯格,《侏罗纪公园》里那些逼真的恐龙是如何制造的。

斯皮尔伯格轻松地回答:“很简单,用电脑。”

而当斯皮尔伯格反问城龙,那些令人瞠目的高楼跳跃镜头又是如何拍摄时,城龙的回答同样干脆:“更简单,开机,喊3、2、1,跳下去。”

这短短两句对话,道尽了两种电影工业模式的天壤之别。

一方是依靠技术革新的系统化操作。

另一方则是依靠人体极限和江湖义气支撑的“搏命”作坊,追求以身犯险的真实。

正如武术指导大师袁和平一直所不赞成的,他认为电影是造假的艺术,如何用技巧和摄影机骗过观众的眼睛,才是最高明的上策。

现场一片忙乱,受伤的武师被迅速抬上担架,送往医院。直到这时,洪家班的其余人才注意到李琦的到来,纷纷收敛了方才的躁动,恭敬地围过来问候。

“李总!”

“大师!”

“李总好!”

称呼不一,却都带着发自内心的敬重,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想要被认可的期盼。

李琦环视着这些满面风霜、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旧伤的汉子,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了一个更为沉重的话题:“来米国之前,你们不少人想必都听过这里遍地黄金的传说,一天一千美刀打底,就算躺在酒店不开工,钱也照拿不误……现在亲身在这里待了段时间,感觉怎么样?”

一阵压抑的沉默。

洪家班的武师们一个个低下了头,无人应声。

在2000年之前,顶尖的香江龙虎武师在好莱坞确实是高收入群体。

钱嘉乐本人就曾在好莱坞深耕多年,月入两万美金是常态,并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是香江电影人凭借玩命的精神和独特的动作设计理念,在好莱坞赢得一席之地的黄金期。

然而,好莱坞绝非人傻钱多的乐园。

它的精明与冷酷很快显现。袁家班、成家班等团队带来的惊艳动作设计,迅速被好莱坞用各种方式“学习”——偷拍、录像、逐帧分析、拆解重组。

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袁和平为《黑客帝国》创造的“子弹时间”等视觉革命,其理念和技法名垂影史,但也彻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而真正直接打破行业壁垒、让好莱坞感到“不再需要”原装香江武师的,是邹兆隆。

也是洪家班的。

他将一整套融汇了香江武术精髓的动作套路,直接卖给了《黑客帝国》剧组。

这套动作被系统化地录入电脑,成为数字资产,意味着好莱坞可以无限次地、任意地调用、修改和使用这些动作模组,其效果等同于买断了这部分创作的“版权”。

自那以后,好莱坞对真人龙虎武师的依赖急剧下降,转而大力开发数字特技和动作捕捉技术。

此后《蜘蛛侠》等超级英雄电影中行云流水的打斗,无不带有当年《黑客帝国》动作风格的深刻烙印。

“多学点真正对你们有意义的东西吧,也许以后还能找到新的出路。”李琦的声音缓和下来,他走上前,拍了拍几位武师的肩膀,话语沉重而恳切,“你们总不能一辈子跳楼,跳到跳不动为止吧?”

他深知,眼前这些人大多来自社会底层,没有高学历,没有显赫背景,他们唯一的资本就是这具经过千锤百炼的身体和敢打敢拼的狠劲。

他们是用血肉之躯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