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明”
而延伸出的"
西来说"
。
具体是,认为华夏青铜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次生形态。
青铜技术自西亚经中亚传入华夏。
具体例证是,将甘肃齐家文化青铜器(约公元前22oo年)与西亚乌鲁克文化(约公元前32oo年)简单对比,断言"
华夏青铜技术落后千年"
。
国内相关学者,是知道西方“华夏青铜器西来说”
这一主流观点的。
在外面嗓门不够大,说话没人听。
在家里的相关学科,特意加强了驳斥和论证。
杨颖在民族大学所学的教材里,讲到青铜器一段时,专门引用了京城钢铁学院冶金史组1978年出版的《中国冶金简史》中的内容。
基于碳14测年法,用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半圆形黄铜残片、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青铜刀等现,对“西来说”
进行了系统性的驳斥。
而且,要求背诵,考试必考的那种。
中国冶金简史
正是这个“必考”
,杨颖才能在造型设计、纹饰系统、工艺技术等艺术科专业知识外,从器物所属时代、合金成分、冶炼工艺等多方面,对剑桥教材中“华夏青铜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次生形态”
这一段,表了不同意见。
然后,她遭遇了一个问题:你们东大,具备碳14测年法的检测技术吗?
“……”
杨颖无语,教科书上没提呀。
独在异乡,国家的技术水平遭到了质疑,让杨颖非常羞愤。
但她不知道,没法回答。
下课后越想越气,鼓起勇气给大使馆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