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雪行第十四章(1 / 2)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松本办公桌的金百合计划档案上投下栅栏般的阴影,程墨白目光扫过文件堆最上方的运输清单,栖霞寺的《大藏经》被特别标注了"

金粉含量98"

,这行字迹墨色犹新,显然是后加的。

"

真是个有趣的现呀。

"

松本的裁纸刀尖挑开伪造的信件时,刀锋在金百合计划文件上留下一道划痕,程墨白注意到被划破的"

金"

字下露出另一层纸,真正的运输路线图上标着"

中山陵地宫"

子夜的山路笼罩在一片浓雾中,五辆日军重型卡车沿着栖霞山的盘山公路蜿蜒而行,这是按照金百合计划真正的运输路线执行运输任务的日军车队,老周趴在第三棵古松的枝桠间,指腹摩挲着树皮上新鲜的刻痕,程墨白留下的暗号,三道刀痕指向东南方,正是车队即将经过的急转弯处。

“准备动手,"

老周对树下的人比出"

三长两短"

的手势,二十名战斗员迅散开,他们腰间缠绕的手术缝合线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这是林雪用安全区医院的碘酒浸泡过的,遇火会爆出刺鼻紫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充作烟雾弹,爆破手老李的假胡须里藏着磷粉,每次呼吸都带出几点星火。

头车转过山崖的时候,日军司机突然一个急刹停住,月光下,他面前的山路中央横着一尊青铜佛像挡住了去路,正是栖霞寺失踪的释迦牟尼坐像,带队的日军少佐跳下卡车,军靴刚碰到佛像就触电般缩回,程墨白在铜像表面涂了导电漆,接上了被剪断的高压电线,措手不及的日军少佐扭曲了一个稻草人。

"

动手!

"

老周吹响竹哨,山崖上顿时滚下七、八个扎满尖刺的稻草人,车厢内潜藏的日军机枪手对着滚落的黑影疯狂扫射,却不知子弹打中的是装满白磷的陶罐,白磷遇空气瞬间爆燃,将前两辆卡车吞没在一片青白色的火海中。

第三辆卡车急打方向盘,疾驰的车轮碾过老周等人事先埋设的钢钉板,车胎爆裂的巨响中,伪装成山民的爆破专家老李从草丛一跃而起,将绑着大块磁铁的炸药包甩向车厢,吸附点正是车厢底板焊接的钢板,这是松本运输队特有的防爆破设计,却成了他们的致命弱点。

"

轰"

的一声,车篷布被爆炸气浪掀开,漫天飘落的不是佛经,而是夹着金箔的《大藏经》,金百合计划的核心赃物。

"

调包了!

"

老周心头一紧,此时后两辆卡车突然一个甩尾停下,车厢挡板落下,露出车厢内一个个黑洞洞的机枪口,松本的陷阱终于现形,这是武装押运的假车队。

"

撤!

"

老周正要下令,山路上方却传来引擎轰鸣声,三辆披着茅草的板车从岔路冲出,驾车人全部反穿羊皮袄,黑暗中如同一尊尊黑色杀神,是程墨白安排的军统接应组,板车上滚落的不是稻草,而是浸透煤油的棉被,一瞬间在路面形成一道火墙遮挡了日军机枪手的视野。

机枪子弹追着老周的身影扫过岩壁,他突然一个踉跄,右腿传来的钻心剧痛让他想起南京陷落那夜,也是这样的灼热贯穿了膝盖,濒死的日军少佐突然抓住他的脚踝,另一只手摸向腰间的手雷,他嘴里喊着天黑板载的口号。

"

砰!

"

枪声从百米外的古塔顶端传来,林雪端着改装过的狙击步枪,瞄准镜里最后的画面是少佐眉心绽开的血花,她拉动枪栓退出的弹壳上,刻着程墨白教她的那句德文:"

vergissnicht"

(勿忘我)。

黎明前,二十桶汽油被倾倒在真正运输佛经的支路上,火光中,老周看着烧焦的《大藏经》灰烬随风飘散,突然弯腰从余烬里捡起一片尚未燃尽的金箔,上面赫然印着日本皇室的菊花纹。

"

果然如此"

他想起程墨白的情报:金百合计划表面掠夺文物,实则为皇室转移掠夺的中国黄金,远处传来的日军装甲车轰鸣让他收起金箔,拄着步枪一瘸一拐地消失在晨雾中。

1942年3月17日凌晨四点左右,南京日军陆军医院的地下停尸间里,程墨白身穿日军中尉军服的白手套正按在房间内一具"

尸体"

的颈动脉上,这具尸体胸口的枪伤已经黑,但指尖传来的微弱脉搏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