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保证perfect(1 / 4)

锁情扣 追风总会疯 2741 字 3天前

赵樽神色重新凝重起来:“下午接到探报,突厥已派出斥候。”

他走到沙盘前,指着北部边境,“突厥无粮过冬,怕是秋收结束后就会南下劫掠。”

韩蕾站到他的身旁,纤细的手指轻轻划过边境线,微微颔。

“这在我的预料之中,他们与大景和亲失败了。

不过,现在北关棱堡已成,突厥并无胜算。”

她抬头看向赵樽,“你为何还要忧虑?”

赵樽叹了一口气:“还有比这个更紧急的。”

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刚刚接到京城刘伯的飞鸽传书,朝廷已经注意到苍州的异常,正在调集兵马,不日就要兵来讨。”

韩蕾看着纸条上的字,抿唇没有说话,灯光下,她的眸子暗了暗,长睫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赵樽见状,以为她生气了,连忙上前一步:“不过你放心,筹备战事需要时间,绝不会影响到明日的大婚。

无论如何,明日我都要给你一个像样的大婚仪式。”

韩蕾摇摇头,唇角勾起一抹淡笑:“我不是担心这个。”

她抬头直视赵樽,“我只是在想,如果两边同时进攻,我们会腹背受敌。”

“对!”

赵樽看着她晶亮的眸子,沉声道:“眼下局势如同行走在悬崖边的独木桥上,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我也在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先稳住一方,然后专心对付另一方。”

“王爷此计甚妙!”

肖正飞他与身旁的麻子对视了一眼,两人脸上都露出赞同之色。

麻子在点头间,习惯性地摸了摸下巴上的旧伤。

那是三年前与突厥骑兵交锋时留下的战利品。

“朝廷那边断无转圜余地,咱们现在在他们眼里就是乱臣贼子。”

麻子摸着下巴啐了一口,“那群文官怕是就等着看咱们人头落地。”

韩蕾端起桌上的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微微蹙起的眉头。

她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唐小童特意跑了一趟苍州,请她说服赵樽与突厥通商之事。

如果能与突厥通商,让突厥获得过冬物资,倒是可以先稳住突厥。

可是……赵樽的爹就死在突厥战场上,她不知道自己提出这个方法是否合适。

韩蕾看了看赵樽,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而是问赵樽:“你已经想到什么具体的法子吗?

赵樽的目光变得深邃,“办法倒是有一个方法,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行。”

“哦?说来听听。”

韩蕾很好奇。

“前些日子你手下那个叫唐小童的掌柜,曾到甘骆县来找过你。”

赵樽凝视着韩蕾,“她想请你派商队与突厥通商,这个事情在我脑子里盘旋许久,一直不曾做下决定。”

“这个我知道,我在清水县碰到唐小童了。”

韩蕾答道。

原来赵樽说的也是与突厥通商之事。

不过赵樽自己提出来,说明他心里早有准备,这倒省了她劝说。

“他也跟你说了?”

赵樽问道。

“嗯!”

韩蕾点头,“只是这些日子你太忙,我还没来得及跟你说。”

听他们俩说到与突厥通商,肖正飞和麻子的面上都是神色复杂。

“王爷,这……万万使不得啊!”

肖正飞急道。

“就是,王爷。

这样不……”

麻子连连摇头。

赵樽抬手制止了他们两个,若有所思地望着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的边境线像一道狰狞的伤疤,横亘在苍州与突厥边境之间。

韩蕾柔声问:“你可是有什么打算?”

赵樽的喉结上下滚动,突然转身取下腰间佩剑。

他将佩剑双手捧在掌心上,剑鞘顶端缠绕的皮革已经被岁月磨得亮,他们都看清了剑身上那两行交错的文字。

一行是弯弯曲曲的突厥文,另一行则是端正的大景楷书。

“这是……”

韩蕾伸手去抚摸,但她并不认识那些字。

麻子抢先答道:“那是祈求和平的铭文。”

闻言,肖正飞心中一痛。

他别开头,看向一边,努力压制着眼中的泪意。

赵樽身边的亲卫都知道这把剑上的铭文,那是赵樽对父亲的思念,也是对那些所有战死沙场的兄弟们,英灵的告慰。

赵樽却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痛,他面色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