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月球轨道监测中心的全息屏幕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红光,“夸父一号”采矿船的实时画面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般剧烈晕染。林望舒的手指死死按在控制台边缘,金属表面的防滑纹在掌心掐出五道红痕,耳边充斥着系统警报的尖锐嘶鸣与同事们变调的呼喊。
“距离碎片碰撞预警17秒!”轨道计算员的声音劈了叉,屏幕上代表“2007-014”残骸的红点与飞船航线的绿线正在急速重合。林望舒盯着参数面板,那个被手动从“高风险”篡改至“低风险”的标识像个嘲讽的笑脸,张启明助理的操作日志时间戳在眼前跳动——恰好在那场密谈结束后十分钟。
“刘洋!立即执行规避机动A方案!”林望舒的声线因极度愤怒而颤抖,通讯器里传来指令长沉稳却紧绷的回应:“收到,正在调整姿态引擎。”监控画面中,采矿船巨大的太阳能帆板开始缓慢旋转,试图避开那片漂浮在寂静太空中的致命碎片云。
撞击发生在第9秒。一块拳头大小的钛合金残骸以每秒11公里的速度撞向飞船左舷,监控画面瞬间被白光吞噬。当信号恢复时,“夸父一号”已经失去平衡,像被顽童拨弄的陀螺般在轨道上侧翻,货舱的密封门在撞击力作用下扭曲变形,淡蓝色的氦-3等离子体如同被刺破的绸缎,从裂缝中喷涌而出,在真空中凝结成致命的放射性云团。
“船体破损!货舱压力持续下降!”刘洋的喘息声透过通讯器传来,夹杂着金属摩擦的刺耳噪音,“氦-3泄漏速率超过临界值,导航系统失灵!我们正在失去控制!”林望舒看着屏幕上疯狂跳动的参数,氦-3浓度监测仪的数值已经突破安全红线的17倍,那片蓝色云团正以每秒300米的速度向近月轨道扩散。
月球基地指挥中心陷入死寂,只有警报器的红光在每个人脸上流动。林望舒突然想起父亲林昭远的地外生态笔记,其中一页用红笔标注着:“氦-3在真空环境下的放射性扩散系数是地球的23倍,一旦泄漏将形成持续百年的辐射带。”他颤抖着翻开电子笔记,父亲手绘的月球生态敏感区分布图上,“夸父一号”出事的区域被圈成醒目的红色。
联合国航天局的紧急通报在15分钟内传遍全球。纽约总部的全息会议厅里,各国代表的虚拟影像激烈争执,美国能源部长威尔逊将拳头砸在桌上:“这就是你们坚持‘自主开采’的后果!现在整个近月轨道都被污染了!”中国航天局局长冷静地调出监测数据:“当务之急是救援宇航员和控制泄漏,追责问题稍后再议。”
国际空间站的紧急避险行动同步展开。俄罗斯舱段的推进器喷出白色火焰,空间站以每秒0.8度的角速度调整轨道,躲避正在扩散的氦-3云团。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正在紧急加固舱外实验设备,德国宇航员施耐德在直播中展示被辐射尘覆盖的太阳能板:“这些蓝色颗粒的辐射剂量相当于胸部ct的120倍,我们必须在2小时内完成撤离准备。”
社交媒体的舆论风暴比氦-3扩散更快。#抵制星际拓荒#的话题标签在12小时内阅读量突破10亿,网友们上传的月球辐射带模拟动画触目惊心——那片蓝色云团像不断生长的毒蘑菇,正慢慢吞噬着人类探索太空的通道。有航天爱好者翻出三年前林昭远的采访视频,老科学家警告的“月球生态脆弱性”被顶上热搜第一。
“这不是意外,是谋杀!”一位前NASA工程师在专栏中写道,“‘2007-014’残骸的轨道参数早已预警,明显有人为篡改风险等级的痕迹。”配图是星途脑机与星际拓荒的交叉持股结构图,张启明的名字被红圈标注,评论区瞬间被“资本害了太空探索”的愤怒留言淹没。
749局太空安全指挥中心的灯光彻夜未熄。秦朝阳盯着三维星图,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父亲秦烽独创的“双生绞杀”战术图谱在屏幕上展开——这种原本用于航天器规避陨石群的战术,此刻被改写成救援航线优化算法。“救援飞船必须穿过辐射带边缘的安全走廊,”他向团队解释,“利用两个碎片云之间的空隙做钟摆运动,能缩短27%的航程。”
年轻的安全专员调出祖父留下的太空救援手册,泛黄的纸页上用毛笔标注着:“危急时刻,最短航线往往藏在最危险的缝隙里。”他将战术参数输入导航系统,救援飞船的模拟航线在星图上划出优美的S形曲线,恰好避开所有高浓度辐射区。当系统显示“航线可行”时,秦朝阳的额角已经渗出冷汗,整个计算过程只用了常规时间的三分之一。
“嫦娥救援号准备就绪,请求发射许可。”地面控制中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