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直发毛。他想起村里老人们说的,天台山有\"黑猪精\",能化人形,专在雾里迷路人,要是被它盯上,就再也出不去了。
\"别胡思乱想,哪有什么精怪。\"他给自己壮胆,可声音抖得像筛糠。就在这时,肚子突然一阵绞痛,是饿的,也是吓的。他蜷缩在松树根下,眼皮越来越沉,恍惚中,又看见黑娃的影子,正用鼻子蹭他的手,毛茸茸的,暖暖的。
\"黑娃啊,你跑哪儿去了......\"他喃喃自语,眼泪混着雾水往下淌,\"爷怕是见不着你了......\"
迷迷糊糊中,他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舔他的脸,湿乎乎的,带着点温热。他猛地睁开眼,雾里,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正看着他,是黑娃!
\"黑娃!你回来了!\"王老实一把抱住它,眼泪止不住地流。黑娃也不挣扎,用舌头舔掉他脸上的泪,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像是在心疼他。
四、黑猪引路苓现生机
黑娃的出现,像给王老实的心里点了盏灯。他摸着黑娃油亮的背,感觉身上有了点力气:\"你这小东西,跑哪儿去了?可把爷吓坏了。\"
黑娃用鼻子拱了拱他的手,又指了指前方的雾里,然后转身往那边走,走几步就回头看看,像是在说\"跟我来\"。王老实赶紧跟上,心里又惊又喜——难道黑娃认得路?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雾忽然淡了些,能看见脚下的路是片斜坡,坡上长满了枯黄的蕨类,腐叶厚厚的,踩上去\"噗嗤\"响。黑娃在坡中间停下,用鼻子使劲拱着腐叶,\"哼哼\"声里带着股兴奋劲儿。
\"咋了?有啥东西?\"王老实凑过去,借着透过雾缝漏下来的微光一看——黑娃拱开的地方,露出些黑褐色的疙瘩,圆滚滚的,表面带着细密的瘤状突起,断面白得像蒜瓣,沾着层黏糊糊的黏液。
\"猪苓!是猪苓!\"王老实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黑夜里点燃的火把。这窝猪苓长得格外好,最大的那颗足有拳头大,颗颗饱满,没有虫蛀,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的猪苓!
黑娃还在继续拱,把周围的腐叶扒开,露出更多的猪苓,密密麻麻的,像撒在土里的黑珍珠。王老实赶紧捡起摔断的锄柄,用铁头小心地挖着——他知道猪苓的根须连着蜜环菌,得轻手轻脚,不然会伤了菌核,来年就长不出新的了。
挖了没一会儿,就装满了小半篓。王老实直起身,看着黑娃,忽然明白了:这窝猪苓,是黑娃特意带他来的!它刚才不是跑丢了,是去寻猪苓窝了!
\"你这机灵鬼......\"王老实的眼眶又热了,他摸出那半块玉米饼,塞到黑娃嘴里,\"快吃,吃饱了咱好回家。\"
黑娃叼着饼,却没吃,只是用鼻子把饼往他嘴边推,眼神里带着点催促的意思。王老实心里一暖,掰了一半塞进嘴里,剩下的一半还是给了黑娃。
吃了饼,又有了猪苓带来的希望,王老实的力气回来了。他跟着黑娃,顺着坡往下走。奇怪的是,刚才还浓得化不开的雾,现在竟渐渐散了,能看见远处的山梁,像卧着的牛,正是通往茅棚的方向。
\"原来你认得路啊。\"王老实笑着说。黑娃回头看了看他,眼睛里闪过一丝神秘的光,然后加快了脚步。
走到山脚时,天已经擦黑,茅棚的灯光在远处亮着,像颗温暖的星。王老实回头望了望天台山深处,雾又浓了起来,把刚才挖猪苓的地方遮得严严实实,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黑娃突然停下脚步,对着大山的方向\"哼哼\"叫了两声,声音里带着点不舍,又像是在告别。王老实没在意,只当是畜生恋家,拉着它往茅棚走:\"快走吧,爷给你煮红薯吃。\"
那天晚上,王老实把挖来的猪苓仔细洗干净,摊在火塘边的竹匾里晾干。最大的那颗,他用红布包了,放在床头的柜子上,像藏了个宝贝。黑娃卧在火塘边,看着竹匾里的猪苓,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复杂,像是欣慰,又像是牵挂。
半夜,王老实被冻醒,发现火塘的火快灭了。他刚要添柴,却看见黑娃站在门口,望着外面的月光,身影在地上拉得很长,竟不像猪,倒像个小小的人影。他揉了揉眼睛,再看时,黑娃还是那只小黑猪,正用鼻子拱着柴禾,往火塘里添。
\"准是眼花了。\"王老实嘟囔着,翻了个身,又睡着了。他不知道,这晚的天台山巅,云雾缭绕中,有个黑毛少年望着茅棚的方向,手里握着颗黑褐色的珠子,珠子的纹路,竟和王老实挖的猪苓一模一样。
五、初一十五供品祭恩
王老实卖猪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