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黄芪正在风中摇曳,像是在点头。“它们或许不知道,但天地知道。”他说,“人善待草木,草木就会回馈人,这就是‘天人合一’。”
第四回夏疫起村落芪术救危难
夏至刚过,南岭忽然热了起来,太阳像个火球挂在天上,连风都是烫的。更奇怪的是,往年这个时候该下的雨,今年却迟迟不来,地里的庄稼蔫了,连山林里的溪水都浅了半截。
“今年是火运太过,又逢少阳相火司天,火气太盛,怕是要出疫病。”黄精望着天干物燥的山林,眉头紧锁。他让阿石多晒些金银花、连翘,又备了些绿豆,告诉山民们多喝清热解暑的汤水。
可疫病还是来了。最先倒下的是几个孩子,上吐下泻,浑身发热,手脚却冰凉。接着,大人也开始发病,症状大同小异:高热、呕吐、腹泻,有的人拉得脱了形,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这是‘暑湿霍乱’,”黄精给病人诊脉后,对阿石说,“火运之年,暑热夹湿,侵入脾胃,耗伤正气。光清热不行,还得补气固脱,不然人就撑不住了。”他取了黄芪、白术、茯苓、葛根,配成方子,“黄芪补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葛根升阳止泻,这叫‘升阳益胃汤’的变方,正合今年的气运。”
阿石帮着煎药,药香飘满了整个村落。可病人太多,药很快就不够了,尤其是黄芪,库存见了底。“先生,鹰嘴崖的黄芪还没到采收的时候,能挖吗?”阿石急得满头汗。黄精摇头:“未到秋收,根里精气不足,药效差不说,还会伤了根本。”
他想了想,带着阿石往深山走,在一片向阳的坡地,竟发现了一片野生黄芪,比鹰嘴崖的更粗壮。“原来它们自己传开了。”黄精又惊又喜,他采挖时格外小心,只取那些生长三年以上的,留下幼苗和籽实,还在土里埋了些草木灰做肥料。“草木有灵,知道人间有难,自己长出来了。”
回到村里,黄精让阿石把黄芪切片,一部分生用,一部分蜜炙。生黄芪配葛根、茯苓,给那些高热腹泻的人喝;蜜炙黄芪配党参、白术,给那些已经脱力的人补气血。他还教山民们用黄芪煮水,放些生姜和红糖,让没发病的人喝,说是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场疫病持续了一个多月,靠着黄芪和黄精的方子,村里竟没死人。病好的山民们提着鸡蛋、蔬菜来感谢黄精,看着他熬得通红的眼睛和消瘦的脸颊,都心疼不已。“黄大夫,您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黄精望着院里晾晒的黄芪,忽然一阵咳嗽。阿石赶紧扶他坐下:“先生,您是不是累着了?”黄精摆摆手,笑道:“没事,就是耗了些元气。你看,这黄芪不仅救了大家,也让我们懂了,行医救人,不光靠药,还得靠顺应天地的道理。”他不知道,这场疫病耗尽了他本就不算强健的身子,而鹰嘴崖上,还有一场更大的考验在等着他。
(上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