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含禅心:玄奘西行医缘记(下卷)(2 / 5)

骨头都清晰可见。“慧能师兄,”玄奘轻声道,“你这腹泻,可是晨起即泻,吃了油腻食物后更重?”慧能点点头,虚弱地说:“正是。每日天不亮就要去茅房,吃了素油豆腐,腹泻就更厉害,怕是时日无多了。”

玄奘诊脉后,发现慧能的脉象沉迟无力,舌苔白滑,笑道:“师兄莫慌,你这是‘脾肾两虚,固摄无权’所致的‘五更泄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两虚,水湿不化,故生腹泻。琥珀虽以安神活血闻名,却也有涩肠止泻之效,若配温肾健脾之药,定能痊愈。”

窥基疑惑道:“师父,之前我们用琥珀多是安神、活血、通淋,从未用它止泻,这有依据吗?”玄奘取出《名医别录》,翻到“琥珀”条目,念道:“‘琥珀主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止泄泻’。只是这‘止泄泻’的功效,后世医者少用,故鲜为人知。我在蜀地时,老松说采珀人遇腹泻,会嚼服小块琥珀,虽效果慢,却能治本,正是借其涩肠之力。”

他当即开方:琥珀粉一钱(研末冲服)、补骨脂四钱、肉豆蔻三钱、吴茱萸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五枚,加水三升,文火煎至一升。“补骨脂温肾助阳,肉豆蔻涩肠止泻,吴茱萸温中散寒,生姜大枣健脾和胃,再配琥珀涩肠,共奏温肾健脾、固肠止泻之效。”玄奘解释道。

慧能老僧按方服药,第一日便觉腹泻次数减少,从四次减到两次;服到第三日,晨起不再腹泻,粪便也渐渐成形;连服半月,腹泻完全止住,面色也恢复了红润,竟能下地种菜、念经了。

慧能老僧特意去弘福寺感谢玄奘,双手捧着一串琥珀念珠,说:“这串念珠是我早年从西域请来的,用它念经,能安心神;如今又知琥珀能治腹泻,真是禅医同源。我愿将这串念珠赠予法师,助你编纂《琥珀医禅录》。”

玄奘接过念珠,见每颗琥珀珠都温润通透,阳光下泛着淡金色的光,笑道:“多谢师兄。这念珠不仅是修行之物,也是药用之珍——若遇心悸、腹泻之人,取下少许念珠粉末,配药服用,也能救急。”

此事传开后,长安的僧人纷纷来弘福寺求琥珀止泻方,玄奘便让窥基将“琥珀止泻方”整理成册,分发给各大寺院。同时,他还查阅了地方史志,在《荆楚岁时记》中发现一则记载:“楚地百姓,遇小儿久泻,以琥珀粉一钱,与山药粉三钱同煮成糊,喂服,三日即止。”玄奘将这则民间经验补充到《琥珀医禅录》的“腹泻篇”中,还特意标注:“小儿脏腑娇嫩,琥珀粉用量需减至五分,配山药健脾,更安全。”

一日,李淳风来弘福寺,见玄奘正在整理“腹泻篇”的病案,笑着说:“法师真是挖空了心思,连琥珀止泻的功效都找到了。太医院近日接诊了不少小儿腹泻患者,用了法师的‘琥珀山药糊’,效果极佳,家长们都夸这方子好。”

玄奘说:“这不是我的功劳,是古人的智慧。很多中药的功效,都藏在民间实践与古籍记载中,只是需要我们去发掘、去验证。比如这琥珀止泻,若不是慧能师兄患病,若不是《名医别录》有记载,若不是蜀地老松的经验,我们怕是永远不知道它还有这用处。”

窥基在一旁记录,忽然问道:“师父,琥珀的功效这么多,不同病症的用量也不同,我们该如何总结,让后世医者容易记住?”玄奘想了想,说:“可按‘病症-用量-配伍’的顺序总结:安神定志,琥珀粉五分至一钱,配茯神、远志;活血散瘀,一钱至一钱五分,配丹参、三七;通淋利水,一钱,配海金沙、滑石;涩肠止泻,一钱,配补骨脂、肉豆蔻;解毒生肌,外敷,配猪油、黄丹。这样后世医者按症索方,便不会出错。”

窗外的春花开得正艳,弘福寺的藏经阁里,《琥珀医禅录》的“功效篇”与“方剂篇”渐渐完善。玄奘望着案上的手稿,心中感慨:每一则方剂,每一个病案,都是众生的疾苦与智慧的结晶;每一味药,每一次配伍,都是禅心与医道的交融。这书,不仅是药书,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下卷第三回辽东黑珀疗金疮珀分产地辨效优

永徽二年夏,玄奘收到一封来自辽东的书信,写信人是辽东都护府的参军王勇。信中说,辽东近日多雨,士兵们在山林中巡逻时,常被树枝划伤,伤口感染化脓,久不愈合,用了金疮药也没用,听闻玄奘法师善用琥珀治疮疡,特来求助。

玄奘看完信,对窥基说:“辽东产黑珀,色黑如墨,质地坚硬,我在《辽东志》中见过记载,说‘黑珀性坚,敷金疮止血生肌’,只是从未亲见其效。你带着琥珀粉与炮制工具,去辽东一趟,一来送药,二来验证黑珀的药性,将其补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