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珀光曜:耶路撒冷洁净记(下卷)(1 / 3)

圣珀光曜:耶路撒冷洁净记

下卷

第五回产后恶露缠妇身珀油枣汤补气血

公元前5世纪的耶路撒冷,秋雨淅淅沥沥打在石屋的屋顶,部落妇人拉结刚诞下女儿米迦,却被恶露缠上了身——产后十日,暗红的恶露仍断断续续,带着小块瘀血块,小腹坠胀得像坠了块石头,她连坐起身喂乳都要旁人搀扶,脸色苍白得像圣殿的大理石,连最滋补的羊肉汤都咽不下。拉结的丈夫急得团团转,听闻以利亚祭司的琥珀油能治疑难杂症,便冒雨抱着孩子,扶着拉结去了圣殿。

以利亚祭司坐在圣殿的侧厅,见拉结靠在羊毛垫上,双手紧紧按着小腹,说话时气息微弱,伸手诊脉,脉象细涩如丝——这在中医里是“气血瘀滞,冲任不固”之证。产后失血耗气,气虚无力推动瘀血排出,瘀血滞留胞宫,故恶露不尽、小腹坠胀;气血亏虚不能濡养面色,故苍白乏力。以利亚没有直接用现成的琥珀油,而是转身去了圣殿的药房。

他取出约旦河谷采得的琥珀,用玛瑙研钵磨成极细的粉末,又取来上好的橄榄油,这次没有直接混合,而是加入了几颗晒干的红枣——红枣在犹太民间是“补血的珍宝”,妇人产后常用来煮水喝,中医亦认为其“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能助琥珀油通瘀而不耗气。以利亚将琥珀粉、红枣碎与橄榄油一同装入陶罐,置于圣殿的烛火旁温养半日,让红枣的甜润融入油中,制成淡红色的琥珀枣油,油液中飘着细碎的枣肉,闻之有淡淡的甜香。

“每日早晚,用羊毛布蘸油涂抹小腹,顺时针轻揉一刻钟,”以利亚将琥珀枣油递给拉结的丈夫,“另外,每日取少许琥珀粉,加三颗红枣煮水喝,煮至枣烂,连汤带枣一同吃下,能补气血、化瘀血。”他还特意嘱咐,产后不可久坐,每日在屋中慢走几步,助气血循环,又想起前几日听井台边的老妇人说,用艾叶煮水熏洗,能温经散寒,便一并教给了拉结。

拉结按此法施治,第三日,恶露中的血块就少了,小腹坠胀的痛感轻了许多;第七日,恶露量明显减少,颜色变浅,能自己坐起身喂乳;半个月后,恶露完全干净,脸色也泛起了淡淡的红润,甚至能帮着丈夫整理家务。拉结的婆婆握着以利亚的手,感激道:“祭司,您这法子比部落的助产婆还周全!老妇人间传的艾叶熏洗,竟也被您用上了。”以利亚笑着取出羊皮卷,将拉结的病案记下,末尾写道:“琥珀枣油配红枣水治产后恶露,佐以艾叶熏洗,半月痊愈——艾叶用法传自民间老妇,补圣殿仪轨之未载,可见神圣疗愈源于生活。”

第六回稚子夜啼惊魂魄珀粉甘菊安心神

耶路撒冷的商队首领约珥,有个刚满三岁的儿子迦南,这孩子自上次随商队从埃及归来后,便落下了夜啼的毛病——每到深夜,迦南就会突然惊醒,哭得撕心裂肺,喊着“火”“沙”,任凭父母怎么哄都没用,白日里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眼窝深陷,连最喜欢的无花果干都不吃。约珥请了城中的医者,开了安神草药,可迦南喝了后却腹泻,约珥急得头发都白了几根。

商队的老仆想起以利亚祭司曾治好米利暗的湿疹,便劝约珥去圣殿求治。以利亚见到迦南时,孩子正蜷缩在约珥怀里,眼神怯生生的,一听到“黑夜”二字就发抖。以利亚轻轻摸了摸迦南的额头,不热,又看了看孩子的指纹——指纹淡紫,隐在风关,舌苔薄白,这在中医里是“心胆气虚,心神失宁”之证。商队途中的风沙、陌生环境的惊吓,让孩子心胆受损,心神不宁,故夜啼;心神耗伤,脾胃失和,故食欲不振。

以利亚回到药房,取出一块色泽纯净的琥珀,用鹿骨磨棒细细研磨,磨出的粉末细如金雾,装入小巧的银盒。他又去圣殿的花园采摘新鲜的甘菊——甘菊在犹太民间是“安神的香草”,妇人常用来煮水给烦躁的孩子喝,中医亦认为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安神定志”,正好能安抚迦南的心神。以利亚将琥珀粉与甘菊碎按1:2的比例混合,加入温热的蜂蜜,调成淡金色的糊状,装入陶碗。

“每日傍晚,喂迦南一勺糊剂,用温羊奶送服,”以利亚教约珥用法,“夜里睡觉时,在孩子的枕套里缝一小袋琥珀碎屑和干甘菊,香气能助他安神。另外,睡前给孩子讲些温和的故事,别再提风沙、火焰,让他的心神慢慢安定。”约珥的妻子听后,想起自己小时候夜啼,母亲会轻拍她的后背,哼着摇篮曲,便试着在喂完糊剂后,一边拍迦南的背,一边哼着犹太民间的摇篮曲。

迦南连吃三日糊剂,夜里哭的次数就少了,能睡上两个时辰;第七日,他竟能一觉睡到天亮,白天也有了精神,能跟着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