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寒露凝珠 甘润融冰复元真(2 / 5)

全书》中&0t;冬日可爱&0t;的暖阳气息。

她以玉指叩击盏身,出的并非金石声,而是类似《诗经》&0t;蒹葭苍苍,白露为霜&0t;的吟诵声,音波所过之处,青寒炁竟凝结成甘润的露珠,炁流化作如《韩熙载夜宴图》中锦被般的暖黄色雾霭,雾气中透出甜菊蜜与《食疗本草》中晨露混合的温润甜香,还夹杂着《山家清供》中甘菊粥的清芬,闻之令人脾胃舒展。

行至僵枯的草野,凝珠盏的光晕如《千里江山图》中的春水涟漪般铺展,触及冰珠的刹那,叶片上的冰刃纷纷坠入光晕,化作无数甜叶与露珠的虚影,虚影碰撞时出《广陵散》般的冰弦乐章,音符竟组成《诗经》三百篇的文字。

仙子将盏悬于千年甘菊枝头,盏身涌出双色光带:金色光带如《考工记》中记载的&0t;金有六齐&0t;熔金般缠绕茎秆,修复冻裂组织时渗出琥珀色胶液,在菊茎上结成护膜,膜上浮现出甜叶纹与露珠交织的《周易》八卦图,每道纹路都随节气爻变而明暗脉动;暖白光带似《清明上河图》中的初阳包裹叶片,中和寒气时叶脉间泛起水光,僵枯的甜叶菊竟以肉眼可见的度舒展,花瓣尖凝出的露珠落地时溅起的水花,竟有《诗经》&0t;采蓝&0t;篇中甘菊的醇厚香气,水珠中清晰映着《天工开物》中的农耕时序,可见农人播种、插秧、收割的连续画面。

那些蜷曲的菊根吸收光带后,表面冰晶层层剥落,露出鲜嫩的红须,在土中轻颤时渗出带着《本草品汇精要》药香的甘液,将板结的玄冰都浸润出《本草图经》中的草药纹路,每道纹路都对应一味能润肺生津的草药。

&0t;甘者润《伤寒论》之津枯,润者化《太素》之冰刚,&0t;仙子指尖划过盏身符文,见&0t;甘润凝珠&0t;四字泛起暖玉光芒,符文边缘渗出的液滴落在掌心,竟化作微型冰珠轻轻消融,露出里面包裹的《神农本草经》甜叶嫩芽,&0t;《本草乘雅》言甜叶&039;甘润滋津,能化百冰之刚&039;,露珠&039;甘寒清肃,能引《周易》润济刚&039;。

今二味相合,正如《齐民要术》所云&039;治寒如治玉,得甘润者得《考工记》之温润,可镇八风,除五痨&039;。

&0t;说罢走向冻裂的竹筐,将凝珠盏悬于筐心,盏中涌出的甘润二气如浪翻涌:甘气如《云林茶谱》中记载的&0t;蜜浸梅花&0t;般的蜜浪浸润冰晶,润气如《茶经》中&0t;其水,用山水上&0t;的春风融化冰刃,碳化的菊瓣竟重新饱满,花瓣浮现出甜叶脉络与露珠交织的太极纹样,瓣尖轻颤时滴下的水珠,在筐中结成透明的露芽晶,晶中竟能看见《诗经》&0t;采薇&0t;篇中战士采薇的虚影在露珠中舞动,虚影手中的薇菜竟由甜叶菊幻化而成。

三、五行相济,甘润复元

仙子登上草野中央的观星台,见岁星行至房宿五度,星体外裹三层刻着《九章算术》冰纹算筹的寒环,像被寒冰击碎的浑天仪;北斗&0t;天玑&0t;星的玉光被东方苍龙七宿的寒气逼成一线,如银簪穿冰铠,簪尖却凝着一滴暖玉般的露珠,露珠中清晰映着《尚书·洪范》五行图,金、木、水、火、土五色流转。

她取出二十四节甘润筹——每节筹身半呈甜叶蜜色、半显露珠青白,刻着《周髀算经》的五行生克符文,筹顶镶嵌着寒露日五更采集的露晶,晶中封印着《淮南子·天文训》中&0t;日出于旸谷&0t;的暖阳——按五运六气之法布成&0t;复元阵&0t;:&0t;乙年木运不及,卯年寒气司天,坎水在泉,今寒露寒气过亢,当以甜叶之甘入肺经,露珠之润入肾经,金旺则水有所生,肾润则津有所复,此乃&039;金水相生,以润克寒&039;之《太素》要法,如釜底抽薪,寒去津生。

&0t;

阵法一成,凝珠盏突然悬浮至阵眼,盏中喷出的甘润二气化作两条巨龙:甘龙金色,口吐甜雾缠绕岁星,龙鳞闪烁着甜叶结晶的微光,每片鳞片都刻着《山海经》中的山神图案,龙瞳竟是两枚寒露露珠晶,瞳孔中映着&0t;汤谷上有扶木,一日而浴&0t;的日出之景;润龙暖白,口喷润岚压制寒环,龙涎凝结成露珠形状的暖晶,每片暖晶都刻着《说文解字》&0t;润,水曰润下&0t;的古篆,边缘泛着《洛神赋》中&0t;翩若惊鸿,婉若游龙&0t;的丝绸光泽。

天空翻涌的寒云被龙息搅动,竟化作无数甜叶与露珠的虚影,每片叶子都在虚空中书写着《黄庭经》复津符文,符文落下时化作甘美的露珠,将空中的冰刃逐一融化,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