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敏而好学洛长老(1 / 3)

漫仙途 拿一杯铁 2094 字 6天前

不知不觉间,杨云天在这炼器广场已驻足了十多日。

而令人惊奇的是,来此地炼器的低阶弟子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络绎不绝,越聚越多,竟形成了一股小小的风潮。

要知道,以往广场上的器炉使用率,顶多维持在七八成。

毕竟低阶弟子囊中羞涩,筹备一块像样的灵材、支付炉鼎租金,往往需要积攒数月俸禄。

一旦炼制失败,堪称伤筋动骨。

因此,并非所有人都有勇气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冒着技艺不精、当众出丑的风险开炉炼器。

可这段时日,情况截然不同。

不仅炉鼎被抢占一空,弟子们为了争夺一个位置甚至险些生争执。

更令人侧目的是,一些自认技艺已臻“小成”

、平日惯于在更优渥炼器室闭关的器师,也纷纷放下身段,来到这嘈杂的广场凑热闹。

这一切变化的源头,不言而喻,正是那位十余日来静坐观摩、不言不语的洛长老。

起初,一些准备开炉的弟子还曾小声抱怨:

“宗门何时这般‘重视’我等低阶弟子了?竟派一位长老亲自来监督?”

“这位洛长老是闲得慌吗?来此作甚?若被他当众挑出毛病,颜面何存?”

议论与非议在所难免。

但奇怪的是,那些完成炼制的弟子,大多闭口不谈场内情形,只是匆匆将新成的器物卖掉,换回材料后,立刻又开始了下一轮的炼制。

“陈师兄,你还炼?不休息一下?”

有旁观者不解询问,却得不到回应,只见对方已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的炼制中。

渐渐地,有心人现,这些去而复返、仿佛不知疲倦的弟子,无一例外,都是此前操作出现重大失误、本该炸炉失败,却在关键时刻被一股无形之力生生挽救回来的人!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那位始终静坐、看似毫无干预的洛长老,竟在暗中为所有弟子保驾护航!

炼器一道,耗费巨大。

材料珍贵,耗时漫长,失败率居高不下。

这正是为何许多器师自身战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旁人修炼的时间,他们都在埋头炼器,且投入与产出往往不成正比。

以往,即便能得到门派长老指点,也多在失败之后。

长老寥寥数语,点到即止,能否领悟全靠个人悟性或与同辈之间的经验交流。

然而现在,这位洛长老的存在,仿佛为每位弟子都配了一位无形的“护道师尊”

他不仅在你即将失败时出手挽回损失,更重要的是,他给了你前所未有的底气!

一次出手相助,节省的可能是半年积攒材料的苦功。

而有这样一位“师尊”

在身后托底,弟子们平日那些只存在于构想中、却因惧怕失败代价而不敢尝试的大胆想法,终于有了付诸实践的机会!

以往只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如今却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创新!

这种对个人技艺的锤炼与突破,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杨云天也敏锐地察觉到,弟子们的炼制手法越大胆、新颖。

他起初只是静坐一隅,后来也不禁开始走动观察。

许多弟子天马行空般的创意,竟给了他不少启,这些灵感若全靠自己闭门参悟,恐怕需要数年甚至更久。

越是看到有创意、有想法的尝试,杨云天的关注就越多,护航也越用心,他也想看看,这些奇思妙想最终能结出怎样的果实。

这种教与学、探索与守护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如同滚雪球般,吸引了越来越多原本不屑于此的弟子加入。

短短十余日,这处往昔只是低阶弟子练手的广场,竟俨然成了一处生机勃勃、充满创新活力的炼器圣地,愈显得热闹非凡。

然而今日,广场上准备开炉的弟子却寥寥无几,显得比往日冷清了许多。

杨云天略感诧异,叫住一位正准备生火的弟子,询问道:“今日为何如此冷清?”

那弟子见是洛长老,连忙恭敬行礼,答道:“启禀洛长老,今日是半月一次的长老公开授课之日,大多数同门都去听费长老讲解‘感灵之道’了。”

这名弟子衣着光鲜,谈吐间带着自信,显然是那种已有小成、平日多在独立炼器室活动的器师。

他随即取出一枚玉简,双手奉上:“这是费长老往次授课的纲要。

内容……弟子已听过数遍,自觉难有新获,便未前往。”

言语间,隐隐流露出一丝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