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倩柔取回嫁妆,在众人敬佩的目光中策马离去。
经过这一闹,她“京城女霸王”
的名号更加响亮了。
然而就在她准备在书院安心教书时,边关突然告急:北疆蛮族大举入侵,柳家军陷入重围!
消息传来,柳倩柔一夜未眠。
次日一早,她边区找黛玉和原红蕖:“玉儿妹妹,原先生,我想去边关。”
原红蕖皱眉:“你刚小产不久,身子还没完全恢复”
“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去。”
柳倩柔抬头,眼中含泪,“父亲和兄长们都在浴血奋战,我作为柳家女儿,岂能安居后方?况且”
她握紧拳头,“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柳家儿女,个个都是好样的!”
黛玉扶起她:“你可想清楚了?战场凶险,非同儿戏。”
柳倩柔坚定点头:“我想清楚了。
这些日在书院,我不仅教学生骑马射箭,自己也重拾武艺。
或许这就是我的使命——不是困在后宅相夫教子,而是保家卫国。”
原红蕖与黛玉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赞许。
“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们支持你。”
原红蕖道,“书院会为你准备最好的装备和药材。”
黛玉则修书一封:“我请十王爷帮忙,让你以巾帼书院特使的身份去边关。
这样既能参军,又不必受军规约束。”
柳倩柔决定奔赴边关的消息,如同在女子书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出征前日,书院的演武场上摆满了学生们自准备的饯别礼物。
“柳教习,这是我绣的平安符,带着它一定能平安归来。”
一个腼腆的小姑娘递上精心绣制的香囊。
“这是我家秘制的肉干,耐放又顶饿。”
另一个学生抱来一大包干粮。
最让柳倩柔感动的是,黛玉和原红蕖让人抬来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
“这是书院特地为你准备的战场礼包。”
黛玉打开箱盖,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物品。
原红蕖一一介绍:“这套轻质铠甲是特制的,比寻常铠甲轻便三成,但防护力不减;这些药瓶贴着标签,红色是金疮药,绿色是解毒散,蓝色是退烧丸”
柳倩柔拿起一件银光闪闪的软甲,入手轻巧如常服,却坚韧异常:“这材质好生特别。”
“是嬷嬷特制的。”
黛玉笑道,“还有这些”
她取出几个密封的油纸包,“这是压缩干粮,一块能顶一顿饭;这是自热汤料,加水就能煮汤;这是光腰牌,夜间行动时能辨识敌我”
柳倩柔看着这些贴心实用的物品,眼圈红:“这这太贵重了”
“比起你的安危,这些不算什么。”
原红蕖拍拍她的肩,“记住,书院永远是你的后盾。”
三日后,柳倩柔带着书院准备的礼包踏上征途。
一到边关,她就感受到战场的残酷:粮草短缺,药材匮乏,伤兵往往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丧命。
第一次参战,柳倩柔就见识了书院礼包的妙用。
那日她率领小队侦查,遭遇敌军埋伏。
混战中,她的手臂被箭矢擦伤,当即取出金疮药洒上,血立时止住;
夜间突围时,光腰牌让小队成员在黑暗中也能相互照应;
干粮包更是让她们在缺粮的情况下多支撑了两天。
最惊险的一次,老将军中箭昏迷,军医束手无策。
柳倩柔拿出书院特制的解毒丸,硬是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一场大胜之后,柳倩柔连夜修书,详细陈述书院礼包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恳请朝廷为边关将士配备。
奏折送到京城时,正值早朝。
兵部尚书看完后,又惊又喜:“陛下!
若真如柳将军所说,这战场礼包能大大提升我军战力!”
但当他看到造价清单时,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这一套竟要五十两银子?边关十万大军,就是五百万两!
国库哪里负担得起?”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有大臣认为应当不计成本装备全军,也有人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皇上将奏折递给原红蕖:“原爱卿以为如何?”
原红蕖细看之后,也为难起来:“回陛下,这些物品之所以昂贵,是因为用料讲究。
若要大规模配备,确实难以承受。”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