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女子做饭也能安邦定国(1 / 2)

这日,黛玉在食府巡视,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惜春从蜀中回来采购。

“林姐姐!”

惜春拉着她的手,“蜀中将士可爱吃这些军粮了!

特别是酸辣口味的汤料,最适合那边湿冷的气候。”

黛玉惊喜道:“你怎的回来了?”

“我这次是特地来订货的。”

惜春笑道,“蜀中也要建分坊,以后就可以就地生产了。”

夕阳西下,二人站在高处,看着满载货物的车队驶向四面八方。

远处炊烟袅袅,近处飘来食物香气。

“记得当初我们刚办书院时,还有人嘲笑女子只会绣花做饭。”

黛玉轻声道。

惜春笑了:“现在他们该知道了,女子做饭也能安邦定国。”

正说着,几个食府的女工下班路过,纷纷向二人行礼。

她们个个脸色红润,步伐轻快,与从前那些愁眉苦脸的女子判若两人。

原红蕖不知何时来到身边:“看到没有?我们不仅让将士吃得更好,还让这么多女子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暮色渐浓,食府的灯火次第亮起。

在这片灯火中,有无数女子的心血,也有无数将士的希望。

或许正如那在边关传唱的歌谣所说:“京城女子手真巧,做的军粮味道好。

吃饱喝足打胜仗,保家卫国乐陶陶”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为将士们煮一碗热汤的初心。

这天午后,黛玉正在巾帼书院处理公务,忽见雪雁匆匆进来,面色凝重:“姑娘,迎春二小姐来了,看着像是哭过的样子。”

黛玉忙放下笔墨:“快请进来。”

只见迎春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藕荷色衫子,眼睛红肿,进来就要给黛玉跪下:“林妹妹,这次你一定要救我!”

黛玉急忙扶住她:“二姐姐这是做什么?有话好好说。”

迎春未语泪先流,哽咽着将事情道来。

原来宁国府被抄后,贾赦一直担惊受怕,唯恐受到牵连。

近日他不知从哪打听到皇上要选秀女充实宫中,便动了心思,非要迎春参加选秀。

“父亲说,如今家里势弱,若我能入选,哪怕做个女官,也能在皇上面前替家里说上话。”

迎春泣不成声,“可我我见过大姐姐在宫里的日子,那根本不是人过的!

我宁愿嫁个寻常人家,也不想进那见不得人的去处!”

黛玉听得心头火起:“大舅舅也太糊涂了!

荣国府又没被牵连,何须这般作贱女儿?”

迎春摇头:“二哥和嫂子出门查账去了,父亲这才敢逼我。

他说若我不从,就要把我许给一个六十岁的翰林做填房”

黛玉沉吟片刻,忽然道:“二姐姐可还记得,当初惜春是怎么脱身的?”

迎春一愣:“你是说让我也进书院?”

“正是。”

黛玉微笑,“书院如今是朝廷认可的官学,学生受朝廷保护。

你若进来读书,大舅舅也不敢强行让你选秀。”

迎春眼中燃起希望,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可父亲那边”

“这个好办。”

黛玉从容道,“我这就修书给大舅舅,就说书院要开办宗室女学,特邀你来做教习。

这是皇差,他不敢不从。”

说着,她立即铺纸研墨,写下一封措辞严谨的信函,盖上巾帼书院的官印。

“可是”

迎春仍不安,“我哪里会教习?琴棋书画都只是平平”

黛玉握住她的手:“二姐姐何必妄自菲薄?你性情温和,最是耐心,教些启蒙课程绰绰有余。

况且书院本就不是只教琴棋书画的地方。”

她带着迎春参观书院各科:医药科的学生在辨识草药,算学科的学生在核对账目,甚至连工科都有女子在学习绘制图纸。

“你看,”

黛玉指着一个正在教小女孩绣花的嬷嬷,“她从前只是个普通绣娘,如今却是书院的教习。

二姐姐的女红在京中也是数得着的,怎就不能教人?”

迎春看着眼前这些忙碌而自信的女子,眼中渐渐有了光彩。

果然,贾赦接到黛玉的信后,虽心有不甘,但见是皇差,也不敢违抗,只得放人。

第一次做教习,迎春还有些拘谨,但在书院融洽的氛围中,渐渐放开手脚。

她现自己在女红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便开始教授刺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