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181章 抉择(第二更,求订阅)(3 / 4)

检察官签字,再上报内政部批准。”

    陈济生的手指停下了。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只有空调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特别法第13条。

    它实际上就是SEA的“第46条”的翻版,适用对象是内政部长认为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社会治安的人员,尤其是私会党徒、恐怖分子以及异见分子。

    在“第13条”下,内政部长发出的拘留令的最长拘留期为一年,警方监视令则可长三年。如果总统认为有必要,拘留或监视期都可能延长。

    在掸邦,关押时间最长的人超过15年。

    “你知道特别法的适用标准有多严格吗?”

    陈济生缓缓坐直身子说道。

    “去年全国只批准了四例,都是有确凿证据的犯罪预防。就凭一份被驳回的案卷和你的直觉?内政部不会批准的。毕竟,特别法的存在是为了保护,而不是为了方便。”

    保护与方便。

    这是完全两个概念。前者是为了保护普通民众,而后者呢?则是方便权力机关,如果权力机关以此大行方便之门,最后受损的是谁?

    所以,特别法在适用时,不仅需要内政部长的亲自签署批准,而且还必须要向公众公开对适用对象适用特别法的原因以及必要性,也就是接受全过程公共监督。

    也正因如此,除非是“安保疑犯”或者“有组织犯罪”——因为他们的特征都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普通罪犯几乎很少适用特别法。

    将卷宗往前一推,陈济生指了指卷宗:

    “我会重新审查这几起案件的关联性,同时你可以加强布控,务必盯死他们,只要一出现,就盯死他们,不要再让他们脱离你们的视线。嗯……”

    想了一下,陈济生又说道:

    “我会批准你们对他们实施安保监视,但特别法——不行。”

    安保监视就是针对特殊对象的全方面监视,只有检察官才能够批准,警察局并没有这个权力。

    这也意味着,一旦他们出现,就会受到全方面监视、跟踪。

    张国栋的下颌线条绷紧了,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可仍然不放弃的问道:

    “真的不行吗?”

    特别法是他最后的筹码了,事实上,这也是执法部门最大的依仗。正是靠着特别法,他们确保了社会安全,但……必须要有证据,比如说某位帮会大佬,只要有情报证明,他是帮会头目,既然是没有他直接犯罪的证据,也可以援引《治安特别法》第13条,直接将其逮捕。

    “这样,你加强布控,尽可能的掌握他们的行踪,只要有足够证据表明他们的行为危害社会安全,而且确实是团伙犯罪,到时候我就会提交申请,走正常程序。”

    陈济生回到座位,看着对方说道:

    “在此期间,别做任何出格的事,明白吗?”

    第13条是极其可怕的一个条款,也正因为可怕,所以适用极其苛刻,不仅需要内务部长签字才能实施,更重要的是证据。

    虽然说三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