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念军的疑问(3 / 5)

亲们撤退,打死了好几个鬼子,部队给爹发的。爹虽然以前做错了事,但后来打鬼子,救过好多人,这勋章就是证明。”

念军接过勋章,小小的手托着,眼睛盯着上面的字,似懂非懂。

谢文东看着儿子,慢慢说起了过去的事:“爹以前有个弟兄,叫黑豹,他跟爹一样,也是绺子。鬼子来了之后,他跟着爹一起抗日。有一次,我们在山里伏击鬼子的运输队,黑豹为了掩护我们撤退,被鬼子的子弹打中了,临死前,他还喊着‘杀鬼子,保家乡’。还有个姑娘,叫金秀贤,是个朝鲜人,她的家人都被鬼子杀了,她就跟着我们一起打鬼子,她会说日语,帮我们搞到了好多鬼子的情报。有一次,为了救一个被鬼子抓住的乡亲,她假装成汉奸,混进鬼子的据点,最后虽然成功救了人,可她自己却被鬼子发现了,牺牲的时候,才十八岁。”

谢文东的声音渐渐哽咽,那些尘封的记忆,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他想起黑豹倒在血泊里的样子,想起金秀贤临牺牲前坚定的眼神,心里一阵刺痛。

念军看着爹眼里的泪水,伸出小手,轻轻擦了擦他的脸颊:“爹,黑豹叔叔和金秀贤阿姨都是英雄对吗?”

“对,他们都是英雄。”谢文东点了点头,“爹能有今天,都是因为那些牺牲的弟兄们,是他们让爹明白,人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还要为了更多的人。”

念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把勋章递还给谢文东:“爹,这勋章真好看。那你也是英雄,就像课本里的八路军一样,对不对?”

谢文东看着儿子纯真的眼睛,心里一阵温暖,他用力点了点头:“对,爹是英雄,是打鬼子的英雄。”

念军终于笑了,他扑进谢文东怀里:“我就知道,我爹不是坏人!我爹是英雄!”

谢文东紧紧抱着儿子,眼眶湿润了。张彩霞站在一旁,看着父子俩的背影,悄悄抹了把眼泪。这些年,她跟着谢文东,承受了太多的流言蜚语,可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她知道,谢文东的过去虽然不堪,但他的心是善良的,他为了这个家,为了乡亲们,付出了太多。

晚上,念军睡熟了。张彩霞和谢文东坐在炕头,灯光昏黄,映着两人的脸。

“孩子大了,该知道的总要知道。”张彩霞轻声说,伸手握住谢文东的手。

谢文东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担忧:“我就怕他被人戳脊梁骨,怕他因为我的过去,在学校里受欺负。”

“不会的。”张彩霞握紧他的手,“有这枚勋章在,有你为村里做的事在,谁也不能说你坏话。念军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会明白你的。”

谢文东看着张彩霞温柔的眼睛,心里稍微安定了些。他想起当年自己刚下山参加八路军时,也有人因为他的过去而怀疑他,可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现在,他相信,他的儿子也能像他一样,勇敢地面对别人的质疑。

可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安。第二天一早,他送念军去学校的时候,特意跟陈先生说了几句话,希望先生能多照顾念军,别让他受欺负。陈先生点了点头,说会好好看着孩子们的。

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天下午,张彩霞去村口的井边挑水,遇到了几个妇女在聊天,其中就有王小胖的娘和刘婶,还有村里的王二婶、李三嫂。

“你们听说了吗?谢念军昨天在学校跟王小胖打架了,就因为王小胖说他爹是土匪。”王小胖的娘先开了口,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周围的人都听到。

“可不是嘛,我家孩子回来跟我说了。”刘婶叹了口气,“说实话,谢文东以前确实是土匪,这事村里人谁不知道?现在虽然改好了,可那名声毕竟不好听,孩子们在一起玩,难免会说闲话。”

“我觉得谢文东也挺不容易的,”王二婶插了一句,“以前是土匪不假,可后来打鬼子立了功,还教咱们种水稻,让咱们吃上了白米饭,也算是有功之人了。咱们不能总抓着人家的过去不放啊。”

“话是这么说,可土匪的儿子,总归是让人心里有点不舒服。”李三嫂撇了撇嘴,“你看谢念军,昨天还跟人打架,跟他爹年轻时一个样,说不定长大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张彩霞站在不远处,听着她们的话,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她真想冲上去跟她们理论,可她知道,就算她争辩,也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她只能默默地挑着水,转身往家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回到家,张彩霞把水倒进缸里,坐在门槛上,忍不住哭了起来。她想起自己刚嫁给谢文东的时候,村里的人也都议论纷纷,说她嫁给了一个土匪,这辈子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可她不在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