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合作社的带头人(2 / 5)

谢文东的为人。

“我也同意!谢大哥在部队里当过干部,有本事,跟着他干,肯定没错!”

赞同的声音此起彼伏,可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村西头的刘老栓蹲在地上,吧嗒着旱烟,嘴里嘟囔着:“合作社?我看就是瞎折腾!土地都交出去,自己说了不算,到时候收不上粮食,喝西北风去?”

他的儿子刘二虎也跟着起哄:“就是!我家有两头牛,凭啥交出去给大家伙儿用?万一被用坏了,谁赔?”

刘老栓父子在村里算是有点家底,平时就有点恃强凌弱,村民们虽然心里不满,却也不敢多说。谢文东看着他们,心里清楚,要想合作社办起来,必须先打消大家的顾虑。

他接过铁皮喇叭,走到土台边,声音沉稳有力:“乡亲们,刘大叔、二虎兄弟的担心,我理解。土地是咱们的命根子,谁也不想把它交出去。可咱们想想,以前各家各户种地,谁家不是顾头不顾尾?你家有牛,他家有犁,可你家耕地的时候,他家的犁用不上;他家播种的时候,你家的牛闲着。这不是浪费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成立合作社,土地还是咱们的,只是统一耕种。咱们凑钱买几头好耕牛,修修农具,再请农技员来教咱们科学种地,收成肯定比以前好。到时候赚了钱,按土地和农具的份额分红,你家的牛出力多,分红就多,绝不会让大家吃亏!”

“那要是赔了呢?”刘二虎喊道。

“赔了我负责!”谢文东的声音掷地有声,“我谢文东在这里发誓,要是合作社办砸了,我把我家的地和粮食拿出来,分给大家!”

人群安静了下来,大家看着谢文东坚定的眼神,心里的顾虑渐渐消散。王大叔第一个举起手:“我信谢大哥,我同意!”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举起手,“我同意”的声音响彻打谷场。刘老栓看着身边的人都举了手,犹豫了半天,也慢慢举起了手。刘二虎见状,也只好跟着举手。

老周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笑容。他高声宣布:“全体村民一致同意成立农业合作社,推选谢文东同志为社长!”

掌声雷动,谢文东站在土台上,看着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耕牛。谢文东带着村里的几个青壮年,揣着村民凑的钱,去几十里外的镇上买牛。路上,王大叔忍不住问:“谢社长,咱们买几头牛合适?”

谢文东想了想,说:“买三头,两头黄牛耕地,一头水牛拉车,足够咱们村用了。”

到了镇上的牛市,各种牛看得人眼花缭乱。卖牛的商贩热情地招呼他们,推荐着自己的牛。谢文东蹲在一头黄牛旁边,仔细地看着牛的牙齿、皮毛,又摸了摸牛的肌肉,然后问商贩:“这头牛多少钱?”

商贩报了个价,谢文东摇了摇头:“太贵了,这头牛虽然壮实,但年龄有点大,再耕几年地就不行了。”

商贩见他懂行,只好降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谢文东终于以合理的价格,买了三头健壮的耕牛。牵着牛往回走的时候,夕阳洒在牛背上,金光闪闪,像是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回到村里,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牛,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刘二虎看着那头水牛,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这牛真壮,拉车肯定有力气。”

谢文东笑着说:“二虎兄弟,以后这牛就交给你管了,你年轻力壮,懂点养牛的法子,好好照顾它们。”

刘二虎愣了一下,没想到谢文东会把这么重要的活儿交给自己,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谢社长,我以前……”

“以前的事过去了,现在咱们都是合作社的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谢文东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年底分红的时候,给你多算点工分。”

刘二虎心里一热,重重地点了点头:“谢社长,你放心,我肯定把牛照顾得好好的!”

解决了耕牛的问题,谢文东又开始张罗修农具。村里的农具大多破旧不堪,有的犁头坏了,有的锄头钝了。他组织村里的铁匠,把各家各户的旧农具收集起来,重新打造、打磨。张彩霞也没闲着,她组织村里的妇女,缝补破旧的麻袋、蓑衣,为春耕做准备。

有一天晚上,谢文东忙到半夜才回家。推开门,见屋里还亮着灯,张彩霞正坐在炕边,缝补着一件旧蓑衣。油灯的光映在她脸上,柔和而温暖。

“怎么还没睡?”谢文东走过去,坐在她身边。

张彩霞抬起头,揉了揉眼睛:“等你呢,饭在锅里热着,我去给你端。”

“不用了,我不饿。”谢文东拉住她的手,她的手粗糙,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