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合作社的带头人
1956年的早春,天气依旧寒冷,寒风呼啸着,带着冬日残留的些许寒意,肆意地吹过村头那棵古老而沧桑的槐树。然而,这股风却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力,当它掠过槐树时,那原本坚硬如铁的枝干只是微微颤动了一下,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脚步已经悄然临近。
在这片被寒风肆虐过的土地上,泥土里正悄然升腾着一股暖意。这股暖意虽然微弱,但却如同黎明前的曙光一般,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暖意逐渐扩散开来,冻土在暖阳的亲吻下开始渐渐松软,仿佛是大地母亲在张开双臂,迎接春天的到来。
田埂边的枯草根部,也在这股暖意的滋养下,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芽。这些绿芽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它们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宛如村民们心头刚刚燃起的希望。因为,村里要办农业合作社了!这个消息就像一阵春风,吹遍了整个村庄,让每一个村民的心中都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这个消息是驻村干部老周带来的。那天清晨,老周背着帆布包,踩着晨霜走进村,第一站就直奔谢文东家。彼时谢文东刚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裤脚沾着湿泥,张彩霞正站在灶台边烙饼,麦香混着柴火的烟味,在小小的土屋里弥漫。
“谢大哥,有大好事!”老周一进门就高声喊,脸上的笑容比窗外的阳光还灿烂。谢文东放下锄头,擦了擦手上的泥,笑着迎上去:“周干部,快坐,彩霞,给周干部倒碗热水。”
张彩霞麻利地端来热水,老周接过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肚子,他放下碗,郑重地说:“谢大哥,上级号召成立农业合作社,把村民的土地、农具集中起来,统一耕种、统一管理,大家伙儿抱团过日子,一起致富!村里的情况我摸底了,你是劳模,又在部队待过,有威望、有能力,我和村里的老人商量了,想让你挑头当社长。”
谢文东手里的旱烟杆顿了顿,烟丝落在炕沿上,他没捡,只是皱着眉沉思。成立合作社,他不是没听说过邻村的动静,可真要落在自己肩上,他心里没底。他转头看向张彩霞,她正站在灶台边,手里拿着烙饼的铲子,眼神里满是信任,见他看来,轻轻点了点头。
那一刻,谢文东忽然想起十几年前,他刚参军那会儿。也是这样一个春天,指导员把他叫到跟前,说要让他当班长,带领班里的战士训练。当时他也是这样忐忑,可指导员拍着他的肩膀说:“谢文东,我信你有这份担当。”如今,老周的眼神,和当年指导员的眼神,重叠在了一起。
“周干部,我怕我干不好,耽误了大家伙儿。”谢文东的声音有些沙哑,却透着一股认真。
“谢大哥,你要是干不好,村里就没人能干好了!”老周激动地说,“你想想,以前各家各户单打独斗,有力气没处使,有好法子没人学。成立合作社,你领着大家,买耕牛、修农具,再请农技员来指导,咱们的收成肯定能翻番!”
张彩霞走过来,把烙好的饼放在盘子里,递到谢文东面前:“吃点东西再想,不管你做啥决定,我都支持你。”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一股力量,像冬日里的炭火,暖着谢文东的心。
谢文东拿起饼,咬了一口,麦香在嘴里散开。他想起这些年村里的日子,谁家不是起早贪黑地干活,可收成却总是不尽如人意。有一年大旱,他家的麦子几乎绝收,张彩霞抱着念军,坐在田埂上哭,他看着干裂的土地,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那时候他就想,要是能有个法子,让大家伙儿不再受穷,不再受天灾的欺负就好了。
“好,我干!”谢文东放下饼,眼神变得坚定,“不过我有个条件,合作社的事,得大家伙儿一起商量着来,不能我说了算。”
老周喜出望外,拍着大腿说:“好!就按你说的来!明天咱们开村民大会,让大家伙儿举手表决!”
第二天的村民大会,在村头的打谷场上举行。天刚亮,村民们就陆续来了,男人们蹲在地上抽旱烟,女人们坐在草垛上拉家常,孩子们在人群里追逐打闹,热闹得像过年。谢文东和老周站在土台上,看着
“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商量成立农业合作社的事。”老周拿起铁皮喇叭,高声说,“合作社就是把咱们的土地、农具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耕种,一起赚钱,一起过好日子!现在,我们推荐谢文东同志当社长,大家同意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炸开了锅。
“我同意!谢大哥是劳模,做事公道,我信他!”说话的是村东头的王大叔,他和谢文东一起种了十几年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