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星锤撞火狱赤星换新天(2 / 3)

的。”

李扬望着舷窗外那颗越来越近的红色星球,指尖在战术板上轻点:“还有48小时抵达火星引力范围,通知舰队做好最后轨道修正准备。”

火星北极上空的稀薄大气,被谷神星的到来撕裂出巨大的口子。

这颗被人类驯服的矮行星此刻已完全燃烧起来,表面冰层在与大气的摩擦中汽化,形成长达十万公里的白色尾迹,像神明挥出的彗星巨锤,带着亿万年的沉寂,狠狠砸向红色星球。

“距离撞击还有60秒,各单位注意!”

舰队指挥官的声音在舰队通讯频道里回荡。

三十艘马里奥舰船已脱离牵引阵位,退至火星同步轨道安全区,六根高分子缆绳的末端在谷神星表面炸成绚烂的火花——那是脱离装置启动的信号。

李扬和梁小龙躲在“马里奥一号”

的抗冲击能量掩体里,面前的观测屏被分成两半:左侧是谷神星表面三台行星动机同时启动的壮观景象,蓝色的等离子体流将矮行星推向最终轨道;右侧是火星北极的实时画面,时空传送仪阵列的蓝光仍在冰层下闪烁,像等待引爆的炸药引信。

“30秒20秒”

梁小龙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他死死攥着扶手,指节因用力而白。

撞击前10秒,谷神星表面的冰层彻底汽化,露出内部暗褐色的岩石核心。

这颗直径950公里的天体,此刻像一颗被点燃的炮弹,以312公里秒的度撞向火星北极的撞击点——那里,正是部署的时空传送仪阵列中心。

“54321!”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真空无法传声),但宇宙仿佛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慢放键。

谷神星的岩石核心与火星冰层接触的瞬间,产生的不是碰撞,而是湮灭——过13x102?焦耳的能量在接触点爆,形成一个直径500公里的光球,亮度相当于半个太阳。

高温等离子体像喷泉般冲向太空,将火星稀薄的大气撕开一个巨大的窟窿,露出下方翻滚的岩浆。

紧接着是冲击波。

这道银色的能量波以音横扫火星表面,所过之处,陨石坑被抹平,干涸的河床裂开新的缝隙,连赤道附近的奥林匹斯山都在这股力量下微微震颤。

从同步轨道望去,火星像一颗被重锤砸中的红球,表面泛起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涟漪。

最震撼的景象出现在火星内核。

通过深地探测器传回的影像,李扬清晰地看到:谷神星撞击产生的含有巨大能量的冲击波,击穿56公里厚的铁镍约束层,瞬间扎进固态氢团——那团被压缩了十个月的“宇宙燃料”

,在13x1012帕斯卡的压强和11亿摄氏度的高温下,终于突破了聚变临界点。

一道纯白色的光芒从火星内核喷涌而出,沿着地幔裂隙照亮了这颗星球的内部结构。

氢聚变产生的能量像海啸般冲击着固态内核,将亿万年的寒冰融化成翻滚的岩浆海洋。

“成功了”

梁小龙喃喃自语,观测屏上,火星的内核正在从灰黑色迅转变成橙红色,“它真的点燃了。”

李扬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那片白光。

他想起当初在桃源仙庄的那个清晨,自己说要“把火星改成能住人的地方”

时,梁小龙惊讶的表情;想起第之前因暗物质辐射干扰而推翻原计划的焦虑;想起马里奥舰队在木星带采集氢燃料的艰辛——所有的波折,都在这一刻有了归宿。

撞击后的第七分钟,谷神星的残骸开始与火星表面融合。

那些被高温汽化的冰层在火星引力作用下重新凝结,形成一场覆盖全球的陨石雨——只不过落下的不是岩石,而是亿万颗晶莹的水珠。

“检测到大规模液态水形成!”

监测官的声音带着哭腔,“谷神星携带的32x101?千克冰,已有60转化为液态水,正在填充火星的古老河床!”

李扬看着屏幕上逐渐亮起的蓝色区域,那些曾在卫星照片上见过的干涸河道,正在被新形成的液态水重新填满。

最宽的水手谷已出现长达1000公里的连续水域,反射着来自太阳的金光。

撞击后24小时,火星的“新生体检报告”

开始陆续传回马里奥舰队。

秦思远带着国家航天局的科学家团队守在地球指挥中心,当第一组核心数据弹出时,这位在李扬返老还童作用下已经恢复年轻的老科学家突然老泪纵横——屏幕上的曲线,完美复刻了他三十年前在理论模型中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