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科学边界(3 / 4)

个空茶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此刻被众人注视着,他慢慢站起身,先是抬手把落在额前的碎发捋到脑后,然后往前走到长桌中间,和汪淼并肩站着,语气平和却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首先,我想跟大家聊聊‘射手与农场主假说’。在我看来,这两个假说反映的,根本不是‘宇宙被操控’,而是维度的局限,以及人类科技现阶段的局限性。”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像是在确认大家都在听。看到那位老科学家点了点头,他才继续往下说:“诸位都是科学界的大拿,应该都听过牛顿的那句话:‘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今天我想补充下一句——如果想看得更远,那就要站到更高的地方。”

李扬抬手比划了一个阶梯的形状,指尖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横线:“牛顿当年提出经典力学,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他掌握的知识,只能支撑他探索到那个层面。就像他站在‘第一级阶梯’上,能看到的只有宏观世界的规律。现在我们觉得经典力学在量子领域行不通,不是牛顿错了,而是我们需要爬上‘更高的阶梯’——比如量子力学的阶梯,才能看到微观世界的真相。”

他走到那位老科学家身边,指了指对方笔记本上写的公式:“您是研究物理的,应该最清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遇到量子世界的问题,不是相对论错了,而是我们还没找到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路径。这就像一招鲜不能吃遍天,科学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往上走,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否定所有,觉得‘科学有边界’,觉得自己是‘火鸡’。”

“我再举个更通俗的例子。”李扬转身走到厅中央,伸手在空中画了个圆形,模拟玻璃的形状,“咱们找一块透明玻璃,在上面画一个圆,把一只蚂蚁丢进圆里。对这只蚂蚁来说,它的世界是二维的,这个圆就是它的‘宇宙边界’,它永远走不出去;要是我们往圆里扔一块面包屑,它会觉得‘食物凭空降临’,甚至可能把这当成‘宇宙定律’,写进它们的‘科学论文’里。”

他说着,又抬手从空中往下“抛”了个动作,像是真的在扔东西:“可我们站在三维世界,看得清清楚楚——面包屑不是‘凭空出现’,圆也不是‘宇宙边界’,只是蚂蚁的维度和认知有限,看不到真相。要是有一天,一个四维世界的存在,从他们的维度往咱们面前扔一个汉堡,咱们会不会也觉得‘汉堡凭空出现’?会不会也把这当成‘宇宙定律’?”

李扬的目光落在申玉菲身上,语气带着几分认真,也带着几分坦诚:“申博士说我们可能是‘火鸡’,可我觉得,‘火鸡’的绝望,源于它不知道‘农场主’的存在,也不知道怎么突破‘农场’的边界。但我们不一样——我们知道维度的存在,知道科技能帮我们往上走。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来不是‘接受自己是火鸡’,而是想办法突破局限——要么提升科技水平,要么找到进入更高维度的可能。绝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往前走,才能看到真相。”

厅内静了片刻,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坐在前排的材料学家先点了点头,抬手推了推眼镜:“你说得有道理。当年我们研究纳米材料时,也遇到过很多‘不可能’,可最后不还是突破了?要是当时就觉得‘科学有边界’,现在也不会有这么多成果。”

旁边的科学家也附和:“二维生物看不到三维世界,是因为它的维度不够。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说不定就是维度或者科技还没到那个水平。要是因为这个就绝望,也太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研究了。”

申玉菲的脸色微沉,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她没立刻反驳,只是目光落在李扬身上,带着几分探究——显然,李扬的话,让她也有些动摇。

李扬没在意众人的反应,转身从随身的黑色背包里拿出一叠推荐信。信纸是深棕色的牛皮纸,边缘有些毛糙,上面印着“桃源科技”的烫金logo,在暖黄的灯光下泛着微光。他走到科学家甲面前,递过一封:“这位先生,要是你想看看‘更高的阶梯’是什么样,想突破现在的局限,我推荐你去桃源科技看看。”

他又走到材料学家面前,递过另一封:“你们研究纳米材料,桃源科技在材料科学和量子领域,有不少突破,说不定能帮你们解决现在遇到的问题。”

李扬逐一分发着推荐信,刚发了一半,厅内就响起了细碎的窃窃私语。坐在后排的一位物理学家(专门研究量子纠缠的)接过信,没立刻展开,而是转头跟身边的同事小声交流:“桃源科技?我听说过,是最近几年在国外刚兴起的吧?核心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