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在大妈家,坐了一会,就去金豆家,她就想利用自己来韩家庄的这点时间,给金豆收拾一下屋子,打扫一下卫生,再给洗洗衣裳,每次来,都是同样的事情,都习惯了。
金豆自从移到村边那个独窑里,也就没动过。
自家以前的窑洞,早就成了生产队的饲养室,成了养牛圈羊的地方。
那宽大的院子,成了堆肥场,牛圈、羊圈里出来的粪土,堆得如同小山丘。
这些土肥,在种麦前拉到地里当底肥,一个冬季出去积攒的土粪,趁着地冻,拉到麦田,给麦子施浮肥,冬夏两季,不能错过季节,麦子也就靠着多施土农家肥而多打粮食。
金珠来到金豆的窑洞前边,站在门前,看到只有巴掌大的小院打扫的很干净,本来有着宽大的院落,只因人践踏的少,小草铺了一地,只留下中间那长期行走,形成的一条人行道。
孩子多的家庭,院子宽大,也被孩子踏得溜光溜光的,一根杂草都没有,既就是杂草长出,也被及时清理,让人觉得有人气,有活力。
就像自家院子,孩子跑出跑进,也没有一丝寂寞感。
看着满地杂草,金珠眼前仿佛出现母亲以前打扫院子的身影。
那时候每天早上起来,母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扫院落,尽管院子很大,她都要打扫个遍。
用她的话说,院子就像一个人的脸一样,脸每天都要洗,院子每天要打扫干净,这样掌柜的就有脸面,可见她对院子干净的认知是多么的重要。
而现在,金豆根本顾不了那么多,能吃饱就不错了,还管院子长不长草?
现在金豆家,没有孩子也没有家人,且门上挂着锁,看似住着人,却让人感到有种寂然凄凉的感觉,以前,在娘家那个大院里,从来没有这个感觉,今天这种感觉特别强烈。
给金豆成家太早,他没能守得住,现在想再成家的希望,真很渺茫。
别的人结婚成家到老年,有着几十年漫长的过程,而在金豆这里,好似坐了火箭似的,结婚几年时间,瞬间即逝,直接从童年到了老年,既到了孤独终老的阶段。
金珠慢慢走近窗户,手伸进去破着口的洞里,取出金豆门上的钥匙,打开了门。
这是他们姐弟俩留下的约定,金豆就怕姐姐来,自己在外,姐姐进不了门。
打开门后,金珠看到,家里也收拾的干干净净,比往日脏衣服一大堆,不知道洗衣的状况好多了,金珠心里有点欣慰,金豆终于长大了,自己能照顾自己了。
真是:小小顽童会干活,自吃自做自洗锅。
再不伸手来讨要,依靠自己全摆脱。
金珠没有歇息,就给金豆开始做饭。
她明白,金豆吃饭那是没有讲究,怕耽误了上工时间,随便拿个馍填饱肚子就行,真是饥一顿,饱一顿,晚上回来了,才能好好吃一顿。
今天她来了,就应该给做顿,带有调料可口的饭,让他美美的吃一顿。
金豆下地回来,远远看着自家门大开着,且烟筒冒着烟,就知道是姐姐来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到了门前,亲亲的叫了一声:“姐,你回来了。”
人便出现在金珠的面前。
看着金豆兴奋的样子,精神状态比过去好多了,金珠内心也很激动。
说了一句:“快去洗把脸,准备吃饭,我给你做好了刀剺面。”
她带来在家做好的臊子,给金豆改善生活。
金豆看见姐姐送来的衣服,激动的说:“姐,这些年,真是把你拖累咋了,以后洗衣做饭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自己就能干。
就是衣服,鞋我做不了,还得麻烦你。”
经过多年的磨砺,他明白了很多道理,只有他姐对他真心付出,无怨无悔,他对姐姐心存感激。
听了金豆的话,金珠眼中直冒泪花,终于懂事了,知道感谢人,比起前边那无知的模样,真是判若两人。
她笑着说道:“给你姐我还客气上了,快吃碗姐给你做得臊子面。”
一碗汪、煎、稀、细、酸、辣、香的臊子面,便递给金豆。
金豆接过碗,吃了一口,说道:“姐做得面真香,今天一定要吃八碗。”
姐弟俩都咧开嘴笑了,那久违的笑脸,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让他们心里,像吃了蜂蜜一样的甜。
真是:姐弟相依长到大,人间亲情根深扎。
经历风雨终不改,明白事理乐开花。
光阴如箭,划过了时间的长空,看似一天天的煎熬,慢慢堆积起来,等到回时,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