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泾河水托付生命 巧营救有缘收养(3 / 3)

浊流滚滚 泾河流 2458 字 6天前

李翠兰看着说道:“孩子饿极了,想着要吃的,面糊糊,娃都觉得香,这孩子福大命大,大难不死,日后定有大世事,良儿能救他,说明和咱家有缘份。”

在她心里,盼着金珠能给张良生个孩子,可就是几年来了,金珠身体没个动静,她就有心把这个孩子,给张良养着,怕金珠不乐意,故而说出此话。

一个母亲,天生爱孩子,金珠跑前跑后,想着办法给孩子吃,在她心里,自己的身体不争气,这几年多了,没给张良添个一男半女,心里也有点着急,也许是前边自己生孩子,身体受损,有劲使不上,干着急,没办法。今天,看着婆婆和张良,对孩子特别上心,也就没有打算把孩子送走的心理,也就和婆婆的心里不谋而合。

真是:见到男婴很疼爱,抱着喂奶难下怀。

天下母亲都心善,母爱之心怀里揣。

到了晚上,张良回来,对养不养孩子,心里没个底,不知金珠心里是啥想法,当着父母的面,问金珠:“这孩子是救回来了,往后怎么养?咱们养不了就送人吧。”父母听了后,都抬头看金珠,看她怎么打算?又是怎样一个心理?

金珠看着一家人都看着自己,明白张良让她做主,于是对着张良说道:“你能从河里救上来,就证明咱们和孩子有缘,其他几个孩子都大了,利脚利手,没啥麻烦。再说咱们几个大人,再拉扯一个小娃,也不是什么难事,依我看就留下吧,我看孩子怪心疼的。再把孩子睡的那个盆和那红衣服留着,万一看人家亲人寻来,这也是个见证。”说完,就看着一家人,看看他们是怎样一个心理?愿不愿意把孩子还回去?

李翠兰听了金珠的话,心里想,这孩子不知家在上游那里,在河里漂了这么久,他的亲人肯定不会找来的,自己就当亲生的养。便说话了:“男娃不吃八年闲饭,日后长成人,前途不可估量。你养他小他必养你老,你不付出那有回报?既然金珠都说了,那我就帮你带孩子,我和你大身体还算硬朗,能帮衬你几年不成问题。人常说,有个苗不愁长,过上几年就成大成人了。”金珠听明白了婆婆的心思,她没有要将孩子送走的意思,也没再说什么。

而实际上,他的亲人,也许估计泾河流急,孩子在盆子里,一个漩涡就没了,活命的机会很渺茫,所以就没人来找。以至于孩子的身世,就成了一个谜。

张良听懂了母亲的话,心里想大家都想一块去了,那就养着吧,张良朗声说道:“你们都这样说,我就没有啥顾虑的了,我抱着孩子那一刻,就觉得这孩子和我特别亲,今天一直就给孩子想着名字,名字都想好了,小名叫河生,大名就叫张铭仁。”

“河生,河生,名字和实际真合适。张铭仁,名字也响亮,你上了两年夜校,也会给孩子起名字了,也像个文化人了。”铜锁这时开口了,并对儿子给孙子起名很赞赏,也流露出要留下孩子的意愿和高兴。爱幼,这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挚爱,每个人都默默传承着。

一家人听了,都高兴的脸上露出笑容,不单觉得名字起的好,更为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的和谐氛围而高兴。一个捡来的生命,就这样融入了这个家庭,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大家都把他当作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真是:茫茫天地有缘分,泾河流水促成因。

血缘亲情有何妨?相聚就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