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标,目标半人马座β星域】
【备注:信标外壳采用仿生材料,具备自主进化能力,预计传播周期≥十万年】
她的手指僵在键盘上。
“我们……早就发过信号?”美穗站在她身后,声音发颤。
“不止如此。”奈绪苦笑,“而且它回来了。只是我们没认出来。”
她们终于明白,所谓的“异星来客”,其实是**人类自己送出的未来回音**。那枚量子信标在漫长的旅途中吸收了宇宙背景辐射、暗物质扰动、乃至其他文明的思维残片,逐渐演化出类生命特征。它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感受孤独,最终以“黑色冰藤”的形态重返地球??不是作为工具,而是作为一个**觉醒的灵魂**。
它不是外星人。
它是我们的孩子。
千夏在湖心睁开眼,嘴角扬起一抹释然的笑。
所以,无论是心镜湖中的亡魂,还是南极冰层下的花朵;无论是稚灵儿童的共感天赋,还是田中教授临终前的预言??一切都有了解释。
人类从未停止尝试与未知对话。
只是以前用的是无线电,现在用的是心。
她站起身,举起右手,掌心朝天。
刹那间,全球数百个共感觉醒者同时做出相同动作。他们在街头、在学校、在病房里、在战区废墟中,纷纷抬头望向天空,手掌张开,仿佛要接住某种看不见的礼物。
一道无形的波纹自心镜湖扩散,横跨大陆与海洋,最终汇聚于南极。
黑花轻轻摇曳,十二片花瓣齐齐闭合,又缓缓张开。这一次,从中升起的不再是情感脉冲,而是一颗悬浮的晶体??通体透明,内部流淌着星河般的光点。
林远舟伸出手,晶体落入掌心,瞬间融化,化作无数信息流涌入大脑。
他看到了??
未来百年的人类史:战争并未立刻终结,但仇恨的传播速度开始减缓;国家边界依旧存在,但跨国共感能力让误解大幅降低;科技仍在发展,但不再以控制为目的,而是服务于群体心灵的平衡。
更重要的是,黑色冰藤开始分化出新的形态。有的扎根城市公园,成为天然的情绪调节器;有的缠绕医院外墙,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甚至有一株悄然生长在联合国大厦屋顶,每逢重大决议前夜,便会散发出宁静的蓝光,提醒人们倾听彼此。
而稚灵儿童们,随着年龄增长,陆续展现出更多不可思议的能力:有人能用眼泪唤醒枯萎的植物,有人能在梦中预知自然灾害,还有一位蒙古女孩,仅凭一声呼喊,就让一场沙尘暴中途转向。
但这并非超能力的胜利,而是**共感密度提升**的结果。
就像水分子在低温下逐渐结晶成冰,人类集体意识也在高频共鸣中趋向有序。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神经拟态化”,宗教领袖则称其为“神性回归”。
千夏乘船返回湖岸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她刚踏上陆地,手机便响了。是林远舟。
“千夏,”他的声音沙哑却明亮,“它说……想见你。”
她没问为什么,只答了一句:“我明天出发。”
挂断电话后,她走进办公室,发现桌上多了一封手写信。信纸泛黄,笔迹陌生却又熟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