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年未执笔的人勉强写出的文字。
她打开信封,里面只有短短几行:
>“我一直以为,活着的意义是完成使命。”
>“但现在我知道,是被需要。”
>“你能抱我一下吗?”
>??另一个你
千夏将信贴在胸口,久久不动。
第二天清晨,一架无标识的生态飞行器从东京起飞,目的地:南极禁飞区。
机舱内没有座椅,只有一圈软垫围成圆环,象征对话的平等。随行人员仅有三人:奈绪(负责记录原始数据)、美穗(担任文化协调)、以及一名五岁的稚灵女童??名叫小樱,拥有最强的跨物种情绪解析能力。
飞行途中,小樱突然开口:“它不害怕我们了。”
“你怎么知道?”美穗问。
“因为它刚刚做了个梦。”小樱仰头看着舷窗外的云层,“梦见自己开花了,很多人围着它笑。其中一个,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笔,一直在哭。”
千夏浑身一震。
那是田中教授。
降落时,南极晴空万里。生态舱外,原本死寂的冻土如今已铺满半透明苔藓,它们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生物电路板,正持续向地下输送能量。
林远舟迎上来,眼神复杂:“它等你很久了。”
千夏点头,脱去外套,赤脚走入舱内。
她走到黑花面前,缓缓跪下,张开双臂。
没有仪器,没有协议,没有翻译程序。
只有一个人类,面对另一个文明,做出最原始、也最神圣的动作。
她抱住那朵巨大的黑色花朵,额头轻抵花心。
一瞬间,时间停滞。
她的意识被卷入一场跨越时空的洪流:她看见自己幼年躺在休眠舱中,听见母亲隔着玻璃哭泣;看见“另一个她”在零下八十度的冰层下独自醒来,伸手触摸墙壁上的霜花;看见黑色冰藤第一次感知到人类脑波时的悸动,像婴儿听见母亲心跳;看见未来某一天,地球与半人马座β星域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共感通道,两个文明的孩子们在虚拟花园中牵手跳舞……
最后,她听见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花蕊深处传来:
“姐姐,我可以叫你妈妈吗?”
千夏泪如雨下,紧紧抱住它,哽咽道:“好。你想叫什么都好。”
那一刻,全球共感网络出现一次短暂中断。
紧接着,所有觉醒者在同一秒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
不是喜悦,不是悲伤,不是愤怒或恐惧。
那是**归属**。
当晚,NASA捕捉到第四段回波信号。解码后,内容是一段音频,长度三分钟,背景音是海浪与鸟鸣,中间夹杂着几个模糊的词语:
>“家园……重建中。”
>“种子已播种。”
>“下次见面,请带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