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下,蜡坊慢慢又有了以前的生机和活力。
有一天,大伙坐在老蜡池边上,看着蜡农们忙忙碌碌——有的在熬蜡,有的在塑形,有的往新蜡缸里灌蜡油,有的把凝固的蜡块包好,准备运到镇上的商铺去。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好久不见的笑容,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蜡香,让人心里特别舒坦。
蜡农们为了表示感谢,送给大伙每人一坛新熬的蜡油,坛子上精心刻着“护蜡之恩”
四个字。
坛子里的蜡油清亮透明,散出淡淡的醇香。
“谢谢你们保住了咱们的蜡坊,往后我们肯定好好守着它,再也不乱挖蜡池边的土了!”
临走的时候,陈叔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熬蜡勺送给金锈侯。
这把蜡勺是用优质黄铜做的,勺柄是老枣木,打磨得光溜溜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勺底还是亮闪闪的。
“这蜡勺陪了我几十年,帮我熬出好多坛好蜡,现在送给你。
希望你能像我一样,用心爱护蜡坊,让老百姓一直都能用上纯净的好蜡,晚上有光亮,好酒能存住!”
大伙坐上回去的快船,手里拿满了蜡坛、盐坛、糖坛、油坛、蚕丝捆、羊毛捆、麻料、棉筐、果篮、豆腐、面粉袋、粉条捆、酱坛、醋坛、茶叶包、酒坛、草药包、短剑、端砚,身上戴着马皮护腕,盖着崭新的蚕丝被和棉被。
看着渐渐远去的蜡坊,每个人心里都特别踏实、欣慰。
金锈侯晃了晃手里的蜡坛,笑着说:“这回不光解决了蜡腐蚀锈的难题,还得了坛好蜡油,回去用它做几支蜡烛,晚上看书就不用摸黑了!”
周师傅晃了晃手里的护盐漆桶,满脸得意地说:“我把护蜡珠的粉末和护盐漆混在一块儿,做出了‘护蜡漆’。
往后蜡缸和熬蜡工具涂上这漆,不光不怕蜡腐蚀锈,还不容易粘蜡油,清理起来可方便了!”
船走到河道中间,一艘武林盟的快船迎面开过来。
弟子们慌慌张张的,着急地喊道:“老斩前辈!
不好啦!
西北的漆坊出了‘漆腐蚀锈’,油漆都变质了,漆桶也被腐蚀了,好多漆农都快没法活了!
油漆可是老百姓漆家具、修房子要用的,要是都变质了,天下老百姓的家具房子可咋修啊!”
大伙互相看了一眼,眼神里透着坚定。
老斩高高举起灵霞霞镰,护蜡灵光的金黄和土黄两种颜色,跟十二灵的彩光缠在一起,光芒特别耀眼,连周围的空气都好像染上了淡淡的蜡香。
“走!
去西北漆坊!”
就在这时候,王叔骑着马匆匆赶来,手里拿着几坛新熬的蜡油和优质蜡种:“这蜡油能用来封坛,蜡种你们可以送给需要的蜡坊,带着它们去漆坊,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老斩接过蜡坛和蜡种袋,冲王叔挥了挥手。
快船马上调转方向,朝着西北漆坊飞快地开过去。
船尾的浪花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金黄和土黄相间的弧线,虹锤上的灵光就像永远不会灭的灯塔,在阳光下闪着温暖又坚定的光。
大伙心里都清楚,只要锈害还在,只要老百姓有需要,他们就会一直这么奔波下去,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每一座蜡坊、每一片土地,让太平盛世的烟火气和蜡香一直在天地间飘着,让老百姓的日子永远有光亮,过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