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在不?”
老斩朝着棉田喊了一嗓子,里头传来几声咳嗽。
众人赶忙跑过去,只见王叔靠着棉株,身上裹满锈粉棉絮,头和衣服被锈棉汁泡得硬邦邦的,手里还死死攥着一块雪白色的珠子——正是护棉珠,可珠子表面被锈腐蚀得灰蒙蒙的,沾满棉絮。
“别碰护棉珠……上面锈毒……最厉害……”
王叔有气无力地说道,看着周围枯败的棉株和锈迹斑斑的制品,突然大哭起来,“都怪我……不该私自挖老棉田的土找护棉珠,结果挖出锈矿,把整个棉坊都毁了,我对不起大伙儿啊!”
话还没落音,头顶传来“咔嚓”
一声巨响,一根枯棉枝带着棉絮锈粉掉下来,朝着众人砸去。
“快躲到棉架后头!”
众人赶忙扶起王叔,躲到粗大的棉架旁,用厚布把头脸裹起来。
即便这样,还是有不少锈粉棉絮溅到身上,皮肤一沾上就又痒又疼,被棉片划伤的地方,血液一碰到棉絮就变成褐色,还长出小红疹。
“快用护棉灵光!”
老锅麻溜地把木灵的绿光和土灵的黄光融合在一起,再加上灵泉水的净化之力,形成一道绿黄相间的护棉灵光,朝着掉落的枯棉枝锈粉射过去。
灵光所到之处,锈毒立马被净化,枯棉枝上的锈粉变回普通棉絮,棉花也慢慢恢复雪白。
地面的锈棉泥渐渐变干,变回正常棉土。
田边的工具经灵光一扫,锈迹全没了,又变得锋利起来。
王叔看着渐渐恢复生机的棉田,来了精神,指着田里的锈矿说:“得把锈矿重新封上!
用护棉珠和灵光一块儿封住,才能彻底解决锈害!”
众人立马分工:老锅用护棉灵光挡住残留锈粉;小芽和锈儿把护棉珠放回锈矿入口,还撒上一层灵泉水;金锈侯和周师傅用泥土石块封住锈矿,又铺上防水油布。
护棉珠刚放回去,就出一道柔和的白光,田地里的锈矿不再散锈毒,枯棉株慢慢长出新芽,棉桃也变得饱满雪白。
地上的棉种经灵光一照,恢复圆润,又能拿来播种了。
张叔拿起一团棉花,用弹棉弓一试,棉花蓬松柔软,比以前的还好,弹出来的棉絮也细腻均匀。
王叔从怀里掏出一本《种棉织棉要诀》,书页上沾着老棉絮,一看就是经常翻看的:“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你们帮我交给年轻棉农,让他们照着上面的方法种棉织棉,可别再像我这样瞎折腾了!”
老斩郑重其事地接过要诀,小心擦掉棉絮,递给张叔:“放心,我们会联系武林盟,给你们送来新的棉种和织棉工具,还会教你们用护棉灵光定期净化棉坊,省得棉腐蚀锈再冒出来。”
他让木灵催生新的棉芽,小芽则教棉农们用灵泉水混合绿茶水涂抹被锈粉感染的皮肤,还传授用灵泉水清洗棉制品和工具、去除残留锈毒和棉絮的法子。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齐心协力收拾棉坊,把没法用的烂棉花和棉制品清理出去当肥料,整理好能用的棉种和棉花。
周师傅把护麻漆涂在棉制品和工具上,涂完后的工具亮闪闪的,不容易沾棉絮,清理起来可方便了。
金锈侯跟着学弹棉花,上手特别快,连王叔都夸他有天赋。
众人还教会棉农辨认棉腐蚀锈的征兆,比如说棉花出现褐色斑点、变硬的时候,就得赶紧处理。
棉坊渐渐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有一天,众人坐在老棉田边,看着棉农们忙着采摘棉花、弹棉絮、织棉布,准备运往镇上的商铺,空气中飘散着熟悉的棉香,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棉农们送给每人一床新弹的棉絮,上面绣着“护棉之恩”
四个字,棉絮蓬松柔软,保暖性特别好。
“谢谢你们保住了棉坊!
往后我们肯定好好保护,再也不乱挖了!”
临走的时候,王叔把自己的弹棉弓送给金锈侯,这把弓是用优质桑木做的,弓弦是结实的牛筋,虽说用了几十年,可依旧弹性十足:“这弹棉弓陪了我几十年,弹过无数好棉花,送给你,希望你好好守护棉坊,让老百姓都能用上好棉花!”
返程的快船上,众人手里拿着棉絮、麻布、棕垫等礼物,戴着马皮护腕,盖着新棉被,望着渐渐远去的棉坊,心里头满是踏实。
金锈侯摆弄着弹棉弓,笑着说:“这次不光解决了棉腐蚀锈,还得了床暖和的棉絮!
往后冬天坐船冷了,盖上棉絮,肯定舒坦!”
周师傅晃了晃护麻漆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