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百草堂之吴茱萸(2 / 6)

措。

王宁深吸一口气,转向众人,拱手道:“乡亲们,我王宁行医多年,从不敢用假药糊弄大家。眼下吴茱萸确实紧缺,但我一定会想办法,绝不让大家无药可医。”他的声音不算大,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周围的病患渐渐安静下来。

就在这时,药铺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一个穿着素色布裙的女子走了进来。她背着个竹编药篓,篓子里露出些新鲜的草药,头发用一根木簪挽着,脸上蒙着一层薄纱,只露出一双清亮的眼睛。“请问,这里是百草堂吗?”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穿透力,“我听说镇上有疫症,或许我能帮上忙。”

王宁看向她,只见她的药篓里,除了常见的柴胡、生姜,还放着几株带着果实的植物,那果实呈茶绿色,表面有细小的油点——竟是吴茱萸!他心头一动,上前一步:“姑娘认识吴茱萸?”

女子点了点头,掀开面纱一角,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我叫林婉儿,是个护道者,常年在山中采药。我知道一处野生吴茱萸林,就在深山里,海拔八百米的山谷中,那里土壤疏松,气候湿润,吴茱萸长得极好。只是……”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外堂的病患,“霜降前必须采收,否则果实就会变质,药效大减。”

王宁的心猛地一沉,霜降只剩三天了。深山之路艰险,还要避开孙玉国的人,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可看着眼前痛苦的病患,还有脸色苍白的张娜,他没有丝毫犹豫:“林姑娘,麻烦你带我去!只要能采到吴茱萸,救乡亲们,再难我也去!”

林婉儿的话像一粒火星,落在百草堂紧绷的氛围里,瞬间点燃了希望,却也引来了更密的阴云。王宁刚要细问进山的路线,后院突然传来药杵落地的声响,王雪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攥着块沾了药汁的帕子:“哥!嫂子她……她又吐了,还说头沉得抬不起来!”

王宁心里一揪,转身就往内间冲。张娜蜷缩在榻上,额头上覆着块湿帕子,脸色白得像褪了色的药笺,见他进来,勉强扯出个笑:“别慌,就是……就是觉得浑身发冷,不碍事。”她想坐起来,手刚撑住榻沿,又一阵眩晕袭来,直直倒了回去。

王宁快步上前,指尖搭上她的腕脉,指腹下的脉象细弱得像风中残烛,比刚才更沉了几分。他眉头拧成疙瘩,转头对跟进来的林婉儿说:“她这是寒邪侵胃,还带着点厥阴头痛的征兆,得用吴茱萸配生姜煎剂温胃散寒,可现在……”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仅剩的那点吴茱萸,早上已经给最危重的病患用了。

“我这里有。”林婉儿从药篓里取出个小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几十粒饱满的吴茱萸,茶绿色的果实上还沾着山间的晨露,“这是我昨天采药时顺手采的,不多,但救急够了。”她将布包递过去,又补充道,“生姜要选老的,切片后和吴茱萸一起煎,武火煮开再转文火,煎到药汁剩半碗就行,喝的时候加半勺红糖,能缓点苦味。”

王宁接过布包,指尖触到冰凉的果实,心里却暖了半截。他快步走到外间药炉旁,亲自生火煎药,火光映着他紧绷的侧脸,连王雪都看出他的手在微微发颤——一边是病危的妻子,一边是等着救命的乡亲,还有三天后的霜降时限,哪一头都容不得他有半点差池。

药刚煎好,药铺门口突然传来马蹄声,一个穿着绸缎马褂的中年男人掀帘进来,手里把玩着个翡翠扳指,身后跟着两个精壮的伙计。是药材商人钱多多,这人常年游走在各州府,专做名贵药材的买卖,向来是价高者得,半点情面不讲。

“王大夫,别来无恙啊?”钱多多眯着眼扫了圈药铺里的病患,目光落在王宁手里的药碗上,“听说你这儿缺吴茱萸?巧了,我刚从南边收了一批,成色好得很,一两银子一两药,要多少有多少。”

王宁端着药碗的手顿了顿,转头看他:“一两银子一两?寻常百姓哪买得起?钱掌柜这是趁火打劫。”

“话可不能这么说。”钱多多往柜台边一靠,手指敲了敲柜台,“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药材运过来多不容易?我也是冒着风险的。”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不过嘛,要是王大夫愿意跟我签个三年的约,以后百草堂的药材都从我这儿进,这吴茱萸我可以给你算半价。”

王宁没再理他,端着药碗进了内间。张娜喝下药汁后,脸色渐渐有了点血色,不再发抖,只是依旧虚弱。他坐在榻边,握着妻子冰凉的手,心里五味杂陈——钱多多的条件他不能答应,一旦签了约,日后药价就由对方说了算,乡亲们看病只会更难。可要是不答应,进山寻药的事又多了层变数。

“我跟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