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百草堂之牛耳枫子(5 / 8)

张阳则按照林婉儿说的比例,将甘草切成均匀的薄片,和晾干的牛耳枫子仁按份分好,整齐地摆放在瓷盘里,准备明天一早熬药。

就在这时,药铺的门被轻轻推开,几个村民扶着患病的家人走进来,其中一个中年男人急得声音都发颤:“王药师,听说你采到治痢疾的药了?快救救我家老婆子,她已经拉了三天了,人都快没力气了!”

王宁擦了擦手上的药粉,快步迎上去,语气温和却让人安心:“大家别急,药已经在炮制了,明天一早就能熬好,保证让大家都能拿到药。”

村民们一听,都松了口气,纷纷围上来道谢:“太好了!谢谢王药师!”“还是王药师靠谱,济世堂的孙玉国连门都不敢开!”

钱多多站在药铺外,听到里面传来的道谢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看着伙计手里空空的木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跑了这么多地方,见多了为了利益低头的药商,还从没见过有人放着三倍价钱不赚,也要把药留给乡亲们的。他沉默片刻,最终摇了摇头,带着伙计离开了。

傍晚时分,药铺后院的竹匾里,牛耳枫子已经晾干,蓝黑色的果壳泛着温润的光泽,像一颗颗精心打磨过的珠子。王宁正低头专注地去壳取仁,忽然听到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竟是林婉儿。

“林姑娘,你怎么来了?”王宁惊讶地起身,连忙迎上去。

林婉儿手里提着个布包,走进后院,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我放心不下,过来看看你们炮制得怎么样了。对了,我又采了些甘草,给你们送来。”她把布包递给王宁,语气带着几分不好意思,“这甘草是刚采的,还新鲜,药效更好。”

王宁接过布包,指尖触到布包的温度,心里一阵温暖:“多谢林姑娘,又麻烦你跑一趟。”

“不麻烦。”林婉儿看着竹匾里的牛耳枫子仁,笑着点头,“看你炮制得这么仔细,我就放心了。明天患者喝了药,肯定能好起来。”

夕阳透过后院的窗户,洒在两人身上,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竹匾里的牛耳枫子仁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是一颗颗黑色的珍珠,承载着救人的希望,也牵起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善意。

天刚蒙蒙亮,百草堂的后院就飘起了浓郁的药香。王宁将分好份的牛耳枫子仁与甘草片一同放进砂锅,加足清澈的山泉水,先用武火煮沸,待药汁翻滚起泡,再转文火慢熬。药香随着袅袅蒸汽弥漫开来,飘出药铺,在清晨的青溪镇上空散开,像是在给小镇传递着治愈的信号。

“哥,李阿婆已经在门口等了半个时辰了。”王雪端着刚烧开的热水走进厨房,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她说孙子今早没再腹泻,就是还没力气,想早点喝上药好得快些。”

王宁掀开砂锅盖子,用木勺轻轻搅动药汁,看着棕褐色的药汁泛起细密的泡沫,点了点头:“再熬一刻钟就能出锅,你去告诉阿婆,让她再等等,药要熬透才管用。”

一刻钟后,药汁熬成了浓稠的膏状,散发着淡淡的药香。王宁将药汁滤进瓷碗,小心地放至温热,才端到前堂。李阿婆抱着孙子坐在凳上,见药端来,连忙接过,双手微微颤抖:“多谢王药师,多谢王药师!”她小心地用小勺舀起药汁,慢慢喂进孙子嘴里,眼神里满是期盼。

孩童起初还皱着眉,似乎不太习惯药味,可喝了几口后,却没再抗拒。没过多久,原本苍白的小脸竟渐渐有了些血色,呼吸也平稳了许多,甚至还轻轻哼了一声。李阿婆喜极而泣,对着王宁连连作揖:“管用!真是管用!王药师你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青溪镇。患病的村民纷纷涌向百草堂,王宁和张阳忙着分药、熬药,王雪和张娜则帮着照看患者,给虚弱的人递水、擦汗。药铺里挤满了人,却井然有序,处处是感激的话语,温暖的氛围驱散了痢疾带来的阴霾。

然而,这份热闹没持续多久,就被一阵嘈杂的声音打断。孙玉国带着刘二狗和郑钦文走进药铺,他双手背在身后,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扫了眼排队拿药的村民,故意扯着嗓子喊道:“大家停一停!这药可不能随便喝!”

村民们纷纷停下动作,疑惑地看着他,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孙玉国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夸张和恐吓:“你们知道王宁给你们喝的是什么吗?是牛耳枫子!别名‘假鸦胆子’!这东西有毒啊!前几年邻镇就有人用它治病,结果药没喝好,人倒没了半条命!”

这话一出,村民们顿时慌了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