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百草堂之女贞子(4 / 8)

,故意找茬!”

“是不是,让大家看看便知。”王宁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他挑拣好的女贞子,“大家看清楚,真正的女贞子,形状椭圆,表面有白霜,砸开是单颗种子;孙老板这‘药’,圆球形,无白霜,多籽,味道酸涩——这是后山没成熟的野葡萄,性寒且无毒,但毫无滋补肝肾之效,空腹喝还会伤脾胃!”

村民们拿起两种果实对比,果然如王宁所说。刘婶气得发抖,冲上去要撕孙玉国的告示:“你这黑心肝的!我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拼命!”

孙玉国慌忙躲到郑钦文身后,嘴里还硬气:“你们别听他胡说!这是新采的冬青子,还没晾干,所以看着不一样!”

“新采的?”一个清冷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众人回头,只见一个穿月白道袍的女子站在那里,腰间系着个药囊,露出半截桃木药铲。她头发用木簪挽起,额前几缕碎发被晨风吹动,眉眼清冽,像极了山里的清泉。

“林前辈!”王宁又惊又喜。

林婉儿走到近前,拿起孙玉国的“药”闻了闻,又看了看王宁手里的女贞子,淡淡道:“女贞子需霜降后采摘,此时果实饱满,白霜厚,性凉而滋阴;未霜降的青果,不仅无效,还带青涩之气,伤脾胃。何况这根本不是女贞子。”她转向村民,“孙老板连药材都认不清,还敢开药方?”

孙玉国见她气度不凡,不敢顶撞,只是嘟囔:“你是谁?凭什么说我认不清药材?”

“凭这个。”林婉儿从药囊里掏出一本泛黄的《本草图经》,翻开其中一页,“自己看,女贞子的形态、采摘时节,写得明明白白。”

孙玉国哪里看得懂,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刘二狗偷偷拉他的衣角,被他甩开。

“我看你是王宁请来的托!”孙玉国嘴硬道,“大家别信他们!我的药就是好!”

“好不好,让刘婶儿子的脉象说话。”林婉儿说着,往刘婶家走去。王宁紧随其后,村民们也跟着去看热闹,孙玉国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跟上。

刘婶儿子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嘴唇干裂。林婉儿三指搭在他腕脉上,片刻后说:“脉细数,舌红苔少,本是肝肾阴虚,却因误食酸涩野果,损伤脾胃,导致水湿内停。”她转向王宁,“用炒女贞子三钱,配茯苓、白术各二钱,先健脾,再滋阴。”

王宁点头,立刻让王雪回家取药。张阳跑得快,自告奋勇去了。药很快煎好,刘婶儿子喝下后,不到半个时辰,果然不吐了,脸色也缓和了些。

村民们这才彻底相信,纷纷指责孙玉国。孙玉国见势不妙,偷偷让郑钦文去报官,向恶人先告状。

回到百草堂,林婉儿坐在竹椅上,接过张娜递来的药茶。她看着院子里晾晒的女贞子,说:“我在后山看到几棵老树,果实被人糟蹋得厉害,枝丫都折断了。”

王宁叹了口气:“定是刘二狗他们干的。”

“孙玉国急功近利,不懂‘药有其时’的道理。”林婉儿拿起一粒女贞子,对着阳光看,“这药材啊,就像人,不到时候,强催也没用。去年我在黄山见到一棵百年女贞树,当地人说,那树十年才结一次果,结出的果子,白霜厚得像裹了层雪,药效比普通的强十倍。”

张阳在一旁收拾药篓,听到这话,忍不住说:“林前辈,您怎么懂这么多?”

林婉儿笑了,眼角露出浅浅的细纹:“我师父曾说,学药要先学等。等花开,等果熟,等药性归位。急不得。”她说着,看向王宁,“你用炒女贞子减其凉性,用酒浸增强温补,这些法子,都是懂药、更懂人的体现。”

正说着,钱多多匆匆忙忙跑进来,手里提着个沉甸甸的麻袋。他跑得满头大汗,藏青色马褂的扣子都崩开了一颗:“王老板,可算找到你了!这是我藏的好货,霜降前采的陈女贞子,药效足!”他解开麻袋,里面的女贞子果然饱满,白霜清晰可见。

“钱老板不怕孙玉国找你麻烦?”王宁问道。

钱多多拍着胸脯:“我虽爱钱,但更怕遭报应!孙玉国用野葡萄骗人,我要是帮他,以后谁还敢买我的药?再说,王老板的医术,镇上谁不知道?”

王雪端来刚蒸好的山药糕,笑着说:“钱老板这次可是做了件好事。”

钱多多拿起一块糕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应该的,应该的……对了,孙玉国让官差来了,说是要查你卖假药,你们可得小心。”

王宁刚要说话,就见两个官差走进来,后面跟着一脸得意的孙玉国。

“王宁,